见到宋远,张远山大笑着迎了上来:“等了十几天,终于来了!丁总也在总部念叨了好几天呢!”
宋远也笑道:“把家里安顿了一下,耽误了一点时间,实在抱歉啊!”
上了车到了中环的毕打街,这里是如今华润公司的驻地。后世有名的湾仔港弯道26号的华润大厦那是83年才建成的。
顺便说一下,后世外交部驻港岛特别公署就在华润大厦,外国人办签证什么的都要来这。
到了毕打街丁固也在办公室等着呢,宋远进门后就看到办公室的家具很熟悉,正是宋远设计、木器厂制造的大班台办公套装,只不过是2米4的那一款。
寒暄一阵,丁固就笑道:“小宋来了,我就放心了。这两天不急,先把生活安排好。”
张远山也说道:“公司在附近给你租了一栋房子,面积不大只有300多呎,也就是国内讲的30多平方米。没办法这边很少有大房子!”
宋远笑道:“没事,我就一个人,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
张远山忍不住吐槽起来:“港岛这边什么都缺,这老百姓住的房子也是,一个个和鸽子笼一般!有个90多平方米就能号称千呎豪宅。”
“如今一平米在这卖500港币,一个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两百港币!”说这话的张远山想不到后世能几十万港币一平米!
这时候的港岛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密密麻麻的高层了,容积率超高的那种。
大概就是这种。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这时候的分期付款也大规模流行,一套三四十平方米的住宅都要一两万,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只能分期付款。
当时的一张宣传海报,这还是位置不怎么样的地方。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而到了八十年代,在港岛务工的人大幅增加后,更出现了笼屋这种怪胎。
笼屋,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宋远点点头表示明白,现在只是有个凑活的地方,后面肯定自己会买一套房子的,冷藏车中的大小黄鱼和古董不就是为了这吗?
预支了一些港币,又在华润的人带领下办理各种手续,购买被褥等生活用品,这些时间就花了宋远两天时间。
这时候的物价也不便宜,一个菠萝包都要1毛港币,一碗云吞面则是5毛港币。
到了晚上,宋远也到那几条著名的商业街转了一圈,满街的霓虹灯让他有了一点后世的感觉。
60年代的轩尼诗大道,一头连接湾仔、一头连接铜锣湾。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让宋远比较亲切的就是坐落在中环德辅道2号的中银大厦了,这栋大厦是1950年建成,总高17层,比旁边的汇丰大厦高了65米,成为当时的港岛第一高楼。
一直到55年霍先生在铜锣湾的蟾宫大厦建成,才让出了第一高楼的宝座。
夜间的中银大厦同样也是灯光闪耀,楼顶上的红色五角星更是远远就能看到,西侧挂着数十米长的标语—繁体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60年代的中银大厦!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办好吃住、商务签证等这些事情,宋远这才又到了华润报到准备开始干活了。
见了张远山后,他笑道:“小宋,都安顿好了?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再给你几天假!”
见宋远说都准备好了他也不再多提,开始说正事了:“小宋,按照之前我们在广州说好的条件,这些天我们注册了一个名叫千树贸易的公司,基本的行政人员都已经配齐了,就等你了!”
接着笑道:“你以前工作的地方叫东风厂,东风夜放花千树,我们就给你取了这个名字!”
千树贸易?宋远念叨了两遍觉得也不错,就笑道:“那多谢张总了!”
接着张远山交代道:“我给千树贸易配了个熟悉港岛行业副总经理叫黄家营,以前也是魔都外贸局过来的,在华润已经六七年了。”
“他的政治立场是可靠的,有事了你们两个多商量。”
“其余的财务、人事等等都是本地人,虽然入职的时候我们都了解过,他们的立场都偏左一些,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
宋远点头,这都是应该的。要不然一个光杆司令,想出去招人都不知道到哪招!
张远山继续说道:“资金方面,总公司这边已经给千树贸易拨款了200万港币,应该够你用一阵了。剩下的钱你需要了给我和丁总说一声就能拨过去!”
这条件宋远已经很满意了,200万港币已经能干不少的事了。
把这些注意事项交代好,张远山才领着宋远到底下4楼的千树贸易那里,组织大家开了个会。
会上张远山明确的就说道:“宋远同志是国内有名的外贸高手,他之前执掌的东风厂累计创汇已经上亿美元。”
“我和丁总好不容易说服上级领导放人来我们华润工作,请大家配合宋远同志,为我们华润发展自营业务开一个好头!”
散会后送走张远山,宋远这算是正式上任了。
上任后第一件事干什么?当然是先熟悉人员和情况了。
让负责行政的一个三十多岁名叫牛曼丽的大姐把人员简历都拿过来看了一遍,宋远总体上比较满意。
黄家营今年48岁,解放前就在我党上海开设的商行里工作,54年被抽调到华润来,对外贸还是十分了解的。
出纳会计都是总公司的老人,也有五六年经验。
剩下十来个人都干过贸易,最少的也有两年工作经验,可以算上精兵强将了。
心里有底以后宋远就请来黄家营:“黄老哥,你我一个京城人、一个魔都人,能在港岛一起共事,也算是有缘啊!”
黄家营之前协助过广交会组委会工作,早就听说过宋远的名头,自然也没觉得不服气什么的。见宋远示好也笑道:“宋总,之前听领导说您要来,我可是盼了好些天啊!有您带头,相信我们千树贸易前途无量!”
宋远客气两句,就向他打听港岛当地的市场情况。黄家营讲的和宋远自己打听的差不多。
这时候正是港岛工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以塑料、制衣为代表的轻工业很发达,外贸也比较好做。
问了一阵后黄家营忍不住问道:“宋总,集团给我们的支持力度不小,不知道宋总是怎么计划的?”
宋远笑了笑:“老黄,你应该知道我之前是靠什么起家的?就是靠各种发明!”
“根据这段时间我的了解,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做塑料玩具。”
“至于做什么玩具我也有了思路,这些天新发明出来一种儿童益智玩具。”
“它的名字就叫做——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