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浑浊的水中摸索,清除着卡在船底的礁石和杂物,冰冷的江水冻得他们嘴唇发紫,可他们依旧咬牙坚持。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船只终于抢修完毕,缓缓前行。而这样的场景,在这条通往灾区的水路屡见不鲜。
当第一船粮食缓缓驶向灾区码头时,码头上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孩子们站在大人的肩头,踮着脚尖张望;老人们手搭凉棚,眼中满是期待。
“来了,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激动得眼眶泛红,快步冲上前,紧紧拉住船员的手,声音颤抖:
“汝等可算来了,再晚几天,俺们一家老小真不知道该咋活下去了。”
船员微笑着安慰道:
“大爷,您放心,后续还有好多物资正往这边运呢,大家都不会饿着。”
与此同时,在大都的府邸中,林羽眉头紧锁,紧盯着桌上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灾区与各地的信息。
他身旁的书案上,堆满了各地官员送来的信件。
林羽拿起一封书信,看罢,对身旁的侍从说:
“快,传吾命令,让邻省加大粮食调集力度,务必尽快送往灾区……”
侍从领命而去。
林羽又展开另一封信,思索片刻,喃喃道:
“交通不便,需再调配些轻便船只运输物资。”
在林羽的积极协调下,越来越多的省份纷纷响应。
在一处繁华的州府衙门,官员们正围坐商议。
州官神色严肃:
“此次灾区有难,吾等理当全力相助,立刻筹备物资,速速运往灾区。”
众官员纷纷点头称是:
“大人所言极是,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
很快,一队队满载物资的车马、船只从各地出发,奔赴灾区。
随着物资的充足供应,灾区的集市上,物价逐渐稳定下来。
曾经冷清的摊位又热闹起来,百姓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在一片被洪水浸泡过的农田里,淤泥堆积,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农业专家挽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间,身旁围满了愁容满面的农民。
农业专家指着农田,耐心讲解:
“大伙看,此片地得先把水排干,就从那边开个沟渠,让水顺着流走。然后深翻土地,把这些淤泥翻下去,让土地透透气。再选合适种子补种,虽然今年受灾了,但只要吾等精心照料,还是能有个好收成。”
一位年轻的农民挠挠头,问道:
“先生,咱此遭了灾之田地,到底选啥种子才合适哟?”
农业专家笑着回答:
“像耐旱又生长快之粟米种子就挺合适,能赶在秋收前成熟。”
农民们听后,纷纷点头。
一位老者感慨道:
“有专家指导,俺们心里就踏实多了。只要能重新种上庄稼,日子就有盼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灾区逐渐恢复了生机。
曾经被洪水肆虐得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又出现了农民忙碌的身影。
他们弯腰劳作,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田野里,嫩绿的庄稼苗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林羽站在灾后的废墟上,望着远处百姓们重建家园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身旁一位随从忍不住说道:
“大人,此次洪灾虽险,好在吾等齐心协力度过了难关。”
林羽目光坚定,望向远方:
“此不过一时之安,来日或再有洪水、旱灾诸般天灾,亦恐遭各方势力从中作梗。然为大元之未来,为百姓之福祉,吾必矢志不渝,奋勇前行。
纵前方荆棘满途,吾亦无畏无惧,定要引领大元此艘巨舰,穿越风雨,驶向那繁荣昌盛之境,不负吾心,不负万民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