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村长看着群情激愤的村民,摆了摆手,等大家稍微安静些,接着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们都瞧见了吧!村民们对他们一家人意见极大!如今这情况,要想让他们继续留在咱们村子,除非刘玉娥和吴浩传能打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悔过。
而且,必须得得到张凤珍的原谅,这是最起码的。
只有这样,我们大伙或许还能考虑让他们留下。
不然的话,就算他们强行赖着不走,往后的日子也必定举步维艰。
就拿今年午季庄稼来说吧,你看看全村的小麦和油菜,在大伙的精心照料下,都长得硕果累累、一片喜人景象。
可再瞧瞧你们女儿她们家的地,那小麦和油菜,稀稀拉拉的,就跟那稀毛秃子似的,眼瞅着收成堪忧,估计到最后连买种子的钱都收不回来,这就是现实摆在眼前的难题啊。”
赵村长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了一圈围观的村民,咳嗽了两嗓子,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其实啊,这里面的原因再简单不过了。
你们去地里看看,他们家那庄稼,长得歪七扭八、惨不忍睹,为啥呢?就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管理,田地受水汲的影响,才会这么差。
在咱们村子,哪家不是互帮互助的?要是他们人缘好,平时和大伙处得融洽,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就说日常管理田块的时候,哪家村民看到别人家田沟里积水堵塞了,顺手就帮忙疏通了,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可他们倒好,平日里做事太过分,得罪的人太多了,现在谁还会愿意主动伸出援手帮他们呢?这可都是他们自己一步步把路给走窄了,怨不得别人呐!”
其他村民听了村长这番话,纷纷点头称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接话。
“村长说得一点没错!只要凤珍能够原谅他们,看在凤珍的面子上,我们自然不会再为难他们。
凤珍在咱们村里的为人大家都清楚,她要是肯松口,这事也就好说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老汉拍着胸脯说道。
“对对对!只要张婶一句话,咱们肯定放他们一马,都是一个村的,能过去的坎儿,咱也不想揪着不放。”
旁边一位年轻女子连忙附和,眼神里透着诚恳。
刘成义听着这些话,脸上立刻堆满了讨好的笑容,点头哈腰地说道:
“老村长!各位乡亲!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拼尽全力,去征得亲家娘子的原谅。
我们这次过来,那可是带着十足的诚意的。”
说着,刘成义快走几步,匆匆忙忙来到吴浩传跟前,一把从他手上拿过那二斤糖,然后又快步回到村长和村民面前,高高举起那两包糖晃了晃∶
“为了得到亲家娘子的原谅,我还特地买了二斤糖呢,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就盼着能让亲家娘子消消气。”
刘守信站在一旁,看到这一幕,不禁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地哼道:
“切!就这区区二斤糖,就想求得张婶的原谅?简直是痴人说梦。张婶现在日子过得多好啊,哪里还稀罕这二斤糖。
自从浩宇回来以后,张婶不仅戴着崭新的手表,连补点衣服都不用穿了,出来进去全是新衣服,日子越过越红火,可不像以前喽,这点东西可打动不了她。”
“是啊!浩宇还这么小,就如此孝顺,凤珍可算掉进福窝里了。”
人群中又有村民跟着搭腔,言语间满是对张凤珍如今生活的羡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