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那你知道何秀娘的相好叫什么名字么?家里住哪儿的?”
老妇人摆手,“这我哪儿知道啊,我就听到别人说了这些,除了何秀娘失踪的第一年官府还偶尔查一查,后来就没人问起了,我一个老婆子,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要是让知府大人叫我去趟府衙问话,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儿经得住啊!”
“那,大娘你是听谁说的,何秀娘跟她相好私奔的?”
黄花大闺女跟人私奔了,这事儿传出去,她的爹娘都没脸见人了。
难道说,吴青松也是知道的,所以这个案子才会一拖拖了十年,要不是王爷来了豫东,或许何家父母也不会闹到王爷跟前。
那么,问题来了。
何秀娘到底是失踪了,还是跟相好的私奔了?
如果是后者,以何秀娘和他相好当时的经济能力,他们走的不会太远,没准,还在豫东城附近的县镇。
得到这样的消息,让北斗看到了些许的希望,只要排除了何秀娘跟人私奔的事儿后,最后的结果就是何秀娘失踪,亦或者,早在十年前已经死了。
“大娘,谢谢你提供的线索,这是给您的喝茶钱。”把钱给了大娘,北斗转身离开,他要回去跟王爷说这个消息,听听王爷的分析是不是跟自己分析的是一样的。
一路狂奔回到府衙,早上围得水泄不通的府衙大门,这会儿除了大门口值守的衙役之外,多一个人都没有。
“北斗公子来啦,王爷在里边呢!”
北斗点点头,“谢谢,那些人……”
“都走了,王爷答应何家人重启了四年前何秀娘失踪案后,他们就离开了。”
明白了,北斗进了府衙后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刘学宏听完后,直接问北斗,“你说的可是城西的蔡阿婆?蔡阿婆的脑子,嗯,不太好,她说的话,不好当真。”
北斗对此却不认同,“刘师爷,你觉得,一个脑子不太好的人,能记住十年前的事儿么?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而且那大娘快八十高龄了,还记得何秀娘,这说得过去么?”
“可那蔡阿婆……”
霍胤出声打断了刘学宏要说的话,“不管蔡阿婆说的是真是假,这件事儿查证过后才知道。”
“是,王爷,是在下先入为主了。既然北斗公子要查这条线,我也有个建议。”
北斗朝刘学宏拱手作揖,“刘师爷但说无妨。”
“十年前,我们走访的时候,蔡阿婆也说过,何秀娘是跟相好的私奔了,但是谁都不知道何秀娘的相好是谁,所以吴大,不是,吴青松就没太上心。
姑娘家长大了要嫁人的,何家二老可能是觉得何秀娘自己相中的男人不太好,所以没同意,又给何秀娘相看了几个,何秀娘都不愿意。没过多久,何秀娘就失踪了。”
“刘师爷,那你知道何秀娘的父母给何秀娘挑的是那几个青年么?”
“你是想去走访那几个跟何秀娘相看过的青年么?他们如今都成家了,有三个都去了外地了,具体在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还有一个,前年媳妇儿死了,到现在还单着。”
“没事儿,知道谁的你就写谁的,我这两天去走访,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积案太久了,要想查清楚,就得走访收集信息,然后从这些走访拿到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到有用的消息。
刘学宏从自己的记录本中找到了一本泛黄的,翻开里边,上边记录的都是十年前一些还没破获的案件。之所以会带着这个本子,还是因为昨天何家夫妇来闹后,他连夜翻出来的,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刘师爷对破案很感兴趣么?”十年前没破获的案件都记录的那么清楚,那近期的,是不是也记有?
想到这个可能,霍胤直接开口,“刘师爷有记录案件的习惯,可否把你入职府衙当衙役后的所有记事本都拿过来,本王想看看。”
“可以,不过,都被在下放在了家中了,等晚上回去后找出来,明日一早带来府衙交给王爷。”
“无妨,一会儿让北斗跟你走一趟,把东西带回来就好!”
有了这些记录详细的记事本了,他还浪费那时间去看什么卷宗啊!
而且,他发现刘学宏这个记事本上,记录的东西很详细,就连一根绣花针,他都记下了。
这是个做痕检的料啊,这么多年在吴青松手下当差,还真是屈才了。
若是从刘学宏的记事本中查清楚了何秀娘的失踪案的话,他一定要把人送到上京城,让他在上京城的府尹当师爷。
虽然都是当师爷,但,在皇城当师爷和在豫东城当师爷,压根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那就辛苦北斗公子跟在下走一趟了。”
霍胤摆摆手,“刘师爷,事不宜迟,你仙子阿就带着北斗回家吧。”
“是,王爷!”刘学宏应声后带着北斗离开。
东鸣见状,放下手里的卷宗凑到王爷跟前,“王爷,您没发现,刘学宏的野心很大么?”
霍胤睨了眼狗腿的东鸣,“你的野心不大么?”
野心不大,昨晚是怎么被自己揍的?
东鸣捂着还隐隐作痛的腹部,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子。
“嘿嘿,王爷,属下就随口一说,谁还没点野心啊,只要不违,法就行。”
退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拿起卷宗看起来。
这厢,北斗跟着刘学宏来到刘家,看着有些破败的刘家,北斗什么也没说,只跟在刘学宏身后进门。
“北斗公子,让你见笑了。”
北斗深吸一口气后才道,“跟我比起来,刘师爷好太多,至少,你还有双亲,而我,是个孤儿,若不是王爷收留我,并教我习武,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嗯,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是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我的父母现在体弱多病,却也是支撑着我的精神支柱。”
“是阿宏回来了么?”
屋内传来老人沙哑的声音。
“爹,是我回来了,那点东西就走。”刘学宏边应着,边朝屋里走去,见父母都在榻上坐着,“爹娘,我给你们热两个馒头,将就对付一顿,晚上再回来给你们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