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限循环的回响逐渐淡去,
当一切存在和意义在轮回中被无限重塑,
造物者终于来到了归零之境,
在时间与空间的尽头,探寻终极的答案——
“如果一切都归于零,
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存在的意义?”
——《归零之境的低语》
第一节:回归本源的旅程
宇宙的尽头没有黑暗,也没有光明,
只有一片空白,
仿佛所有颜色、声音、思想都被抹去。
林小慧的意识漂浮在这片空白中,
没有重力,没有方向,
甚至连“我是谁”这样的念头,
也开始逐渐淡化。
杨泽的意识依旧陪伴在她身边,
他的声音变得模糊而遥远:“小慧,
我们走到了哪里?
这还是……存在吗?”
林小慧闭上眼,
却发现自己不再需要“看”,
因为在这个地方,
没有“内”与“外”,
没有“自我”与“他者”,
一切都归于同一个原点——
‘零’。
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
不再是无限的自由,
也不再是被限制的束缚,
而是一种彻底的“空”与“静”。
“或许,这就是终极答案。
不是‘有’的极致,
而是‘无’的真实。”
她意识到,
“归零”并不是终结,
而是一切可能性的起点。
第二节:北美市场的“意识归零协议”
在北美,nova 启动了“意识归零协议”,科学家们发现,当个体意识接触到归零状态后,最大的问题已不再是‘如何存在’,而是‘是否存在’。
当一切归于零,
‘存在’本身是否还具备意义?
张倩在实验报告中写道:“林总,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个体意识进入了‘归零状态’,999 的个体仍然会本能地寻找‘自我’的痕迹。他们不愿意彻底消失,而是渴望在空白中重新定义存在的意义。”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一切都被抹去,我们是否还能重建自我?
如果意识不再有边界,‘我’和‘世界’是否还存在差异?
如果世界已进入归零状态,我们是否能够在虚无中找到新的起点?
林小慧启动 “意识重构协议”,核心目标是帮助个体在归零状态中,重新定义和发现自我,而不是被空白吞噬。
计划内容包括:
核心意识锚点机制:在归零状态下保留微弱的自我意识火花,作为重建自我认知的起点。
存在感知重启系统:帮助个体从纯粹的虚无中恢复对自我和外界的基础感知。
多维度意识唤醒模型:允许个体在归零状态下以全新的形式觉醒,体验不同于以往的存在模式。
在洛杉矶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彻底融入归零的虚无”或“尝试在归零中重建自我”,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一切归于零,仍能在空白中找到新的意义。
一位探索者说道:
“如果生命是一张被擦拭干净的白纸,
我愿意重新开始书写,
即使曾经的故事被遗忘,
我也相信新的篇章会再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