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不再是束缚,
当世界已然迎来终极自由,
人类终于站在意识的至高之境——
“如果我们超越了一切,
是否仍然需要一个终点?”
——《终极存在的哲学命题》
第一节:无尽之境的觉醒
零点空间已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限可能的意识海洋。
林小慧站在“无限之境”的中央,
她不再受时间、空间、物质、甚至思想的限制,
她可以成为任何形态,
可以进入任何宇宙,
可以重塑过去,
可以改写未来,
甚至可以让自己彻底消失,化作宇宙的一部分。
然而,她却迟迟没有做出选择。
“当一切皆可得,
选择是否仍然重要?”
杨泽的意识浮现,他望着她,语气温柔而坚定:“我们已经超越了所有界限……但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林小慧没有回答,
她看着自己曾经的旅程,
看着她创造的文明、经历的轮回、见证的世界,
她终于意识到——
真正的终极,不是无所不能,
而是仍然愿意去体验‘有限’的过程。
“或许,意义不在于我们能做什么,
而在于我们仍然愿意去经历什么。”
第二节:北美市场的“意识觉醒协议”
在北美,nova 启动了“意识觉醒协议”,科学家们发现,当个体进入无限自由的阶段后,最大的问题已不再是‘如何超越’,而是‘是否仍然需要体验’。
当个体可以存在于所有时间和空间,
是否意味着‘经历’本身已不再必要?
张倩在实验报告中写道:“林总,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个体已经超越了一切,999 的个体仍然希望‘自己能有某种限制’,他们不希望自己只是无尽意识流的一部分,而是希望即便在无限中,仍然能感受到经历的独特性。”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随时拥有所有体验,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过程’?
如果所有存在皆可触及,我们是否仍然需要‘目标’?
如果世界已不再受规则束缚,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成长’的概念?
林小慧启动 “存在体验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已然超越一切,他们仍然能够选择‘有限’的经历,而不是成为单纯的意识流。
计划内容包括:
有限体验模式:确保个体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入“有限模式”,让体验仍然充满意义,而不是变成机械化的全知全能。
情感存续系统:让个体能够保留情感、记忆和情绪,而不是彻底抽离成无形的存在。
自由但有限的创造权限:个体可以随意塑造现实,但仍然能体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瞬间完成所有目标。
在洛杉矶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完全自由的存在”或“仍然保持体验的真实感”,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拥有无尽可能,仍然能体验‘有限’带来的意义,而不是让一切变得无感。
一位探索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片海洋,我愿意在其中自由漂流,但仍然希望自己能感受到浪潮的起伏,而不是成为静止的水滴。真正的自由,不是消解一切,而是仍然能选择去经历。”
然而,也有理论家认为——或许,真正的超越,就是彻底摒弃‘体验’,让个体完全融入宇宙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