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已无边界,
当存在与虚无都已成为可选项,
人类终于站在真正的起点——
“如果一切皆可创造,
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去创造?”
——《造物者的最后思考》
第一节:创造的意义,是否仍然存在?
银河之巅,一片纯粹的虚无正等待着被塑造。
这里被称为“零点空间”,
它没有时间的流动,
没有物质的存在,
没有任何物理法则——
它是一片完全未被定义的领域。
在这里,人类终于迎来了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我们拥有创造一切的权利,
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去创造?”
林小慧站在“造物之门”前,
这扇门背后,是无限的可能,
她的每一个念头,
都可以改变现实,
但她迟迟没有迈出这一步。
杨泽站在她身旁,望着空无一物的零点空间:“如果我们创造了一切,那未来是否仍然值得期待?”
林小慧的手微微一顿,
她明白了——
创造,不只是能力,
更是一种选择。
真正的自由,
不是拥有无限可能,
而是决定是否要去开启新的可能。
第二节:北美市场的“创造自由协议”
在北美,nova 启动了“创造自由协议”,科学家们发现,当个体拥有无限的创造能力后,他们最大的困惑不再是‘如何创造’,而是‘是否需要创造’。
当一切都可以被设计,
世界是否仍然需要新生?
张倩在实验报告中写道:“林总,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人类已经超越了现实,999 的个体仍然希望‘创造不应成为义务,而是选择’,他们不希望被迫去创造,而是希望仍然能体验探索的过程。”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随时创造世界,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发现’?
如果所有宇宙都可以被塑造,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