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怎么回事儿?怎么开宗族大会?”
“那咋知道呢?在我记忆当中,好像从来没有开过宗族大会。”
“的确是,这么大的雪,站在广场上不冷吗?”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老祖宗嫌我们不够冷,专门叫我们在广场上受冻的。”
“三叔,你说是怎么回事儿?”
“根据这几天的情况来说吧,应该是大事儿。”三叔在那儿故作高冷。
“切,三叔你也不知道啊。”
杨氏宗祠前面的大广场上。
大爷爷站在凳子上,那叫铁皮大喇叭,杨朝阳还有杨老幺生怕他掉下来。
“族长,能不能下来说。”
大爷爷拿着铁皮喇叭左右推却,生怕他们两个人,影响了自己的发挥。
“今天召这个宗族大会,就说三件事情,第一个,我们要设一个合作社,以杨家村整个村,以应对现在外面的政策变化,第二个,我们要把这儿建设一个生态景观旅游区,宜春夏秋的三景为变化,冬天就不说了,这个时候这么冷,谁来呀,第三个,合作社,还有景观区大约需要两万两银子的启动资金。”
大爷爷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
“我们杨家村,784户人家,每户人家大约二十五六两银子,进行集体投资,如果有不愿意的,其他的人可以买下这份股份,但是以后千万别眼红,现在的决定也就是赌将来我们这儿成为一个很大的旅游区。”
“最后有请杨金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一下。”
杨金花拿着铁皮喇叭,在上面叽叽喳喳的吸收了10来分钟,包括里面的风险,还有投资分红的事情都详细的,打比喻的说了一下。
“宗亲们,都听明白了吗?”
大爷爷接过杨金花手中的铁皮喇叭向下面喊了一句。
“三天后开始,不想集资的可以说一下,我们记录下来,”
“族长,我们能不能把贡蜜卖了之后,再投资行不行。”
“为什么不可以呢?都是可以的,我们只登记不愿意投资的,因为现在整个冬天还早呢。”
其中一个杨氏族人问了一下。跟着杨金花一路的小姑娘。
“你们投资吗?”
“七爷爷,你不要吗?如果不要的话跟我说,我们要。”
“谁说的?我们不要,我问你投资吗?”
“肯定的呀。”
“你家有这么多银子吗?”
“暂时不够,不过真到了那一天,我相信应该够的。”这个小姑娘回答的很,肯定周围的人听到之后,开始议论起来。
“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因为我们去过湖山县城,见过这个模式的操作,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风光秀丽景色,但是我们这儿有独特的贡蜜,春夏秋三个时候的景色都很美,最主要的因为我们背靠南山,有丰富的水资源。”
“南山可是不高啊?”
“就是因为不高才成为了优质的资源,高了反而还不好。”这位小姑娘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周围的人群围绕一层又一层。
“原来你们都考察好了的,才开会的。”这个时候有人醒悟过来。
“对呀,出力的出力,出钱的出钱,到时候除去工资税收之后,利润全部按每家分红,这样是最公平的。”
“杨小红。”
“父亲,你怎么?”
“你别在这儿瞎念,你把这些老一辈的带到沟里面,那你见过湖山县城,你也去过那里说说他们一年能分多少?”
“这个你问一下杨金花姑姑,她最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