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满带的东西不多。五六斤野山菌,一个时辰就卖掉了。
这种东西在集市很多,不值钱,十文一斤卖了近六十文。如果拿到城里去,售价可能高点,但加上车费市集管理费之类也差不多了。
所以村民们一般选择在集市卖掉,多少能换点钱不是。
俞满卖了存货心情轻松,爬起来收东西:“然然,走,爹带你去扯布做新衣裳。”
检查自己和闺女头上戴的草帽没有歪,又往下压压,才领着人慢悠悠逛集市。
石西村最接近潼城,白亮亮的官路一直通到村中心。一早就有人在官道两边开野鸡小客栈,设茶水铺。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集市一条街。
每逢赶集日,周围几个村的村民,都会挑担前来。卖新鲜果蔬,自己制作的手工物件、采集的野山菌。顺便回购自己想要的东西。
以钱易物,以物易物都行。顺便还能在热闹集市中,听闻四方逸事,感受下平凡日子里的鲜活气息。
当然,最近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国公府真假千金调包传说。
父女俩心情一阵晦暗。
他们遭逢的不幸,在别人眼里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资。
好在没碰到熟人。俞满带着闺女,连续看了几个小摊上摆的布料。
都是不知道压箱底多少年的存货,大多是麻布,少量是粗棉布。完全褪色了,手一抻感觉能把它轻轻捅穿。关键它卖得还不便宜!
俞满直摇头。
同样的价钱,与其买二手货,不如进店直接买新货了。来回转一圈,最后心一横,领着俞菀然进了集市唯一一家布铺。
这里不仅卖布,还有成衣销售。甚至城里贵人丢掉不要的衣裳,他们也会拿回来整理清洗,充当好货卖。
村民们不计较这是几手货,他们反而认为贵人用过穿过的东西,买回去能沾些福气。
俞满没看成衣,家中有人会做,那自然能省则省。问店家价钱,没有染色的本色麻布一百五十文一匹,染色的根据色泽不同,二、三百文不等。
想着闺女一无所有的回家,俞满咬咬牙,准备买两匹颜色鲜亮的麻布。
俞菀然扯扯他袖子。
“爹,穿外面的衣裳,没必要买那么好,一百五十文的就行了。剩的钱,贴身穿的布料买柔软点划算。”
旁边店家咧嘴笑。
“老丈,你家这闺女是个会过日子的!”
俞满才四十二,但天天下地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粗糙,生生老得像五旬之人。听了店家称呼,不以为意,反而因闺女被夸高兴。
要不是临出发季春华再三叮嘱,他两爷子要低调,高低得把自己文武双全的新闺女扯出来,应和两句。
于是,最后在布店里,俞满买了两匹麻布三百文,半匹棉布二百五十文,店家搭了些针头线脑,喜滋滋包好装进箩筐。
随后,还买了套日常洗簌用品,两双草鞋,一根桃木簪两条发带几块包头巾。林林总总,花不到一两银子。
想着是不是太亏待闺女了?俞满一咬牙,又花三文钱,买了个带肉馅的大包子,热乎乎地塞到俞菀然手中,让她快吃!
俞菀然没吃,而是问卖包子的小贩,要了两片干净树叶,将手中包子仔细包起来,放在随身带的小挎包里。
“爹,娘受伤流了许多血;小香六岁了,长那么瘦小像三岁孩子,这包子拿回去,正给好她们一人一半补补。”
俞满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