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现在的三国。
曹植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看着天幕的眼睛中,满是震惊和不可置信。
旁边,扶着他的曹丕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假惺惺的安慰道:“三弟呀,这就是你说的,人家姬仇办不到?”
“你看看,人家晋文侯姬仇把事情都做完了,结果都已经出现在史书上了,让你去分析一下,当时晋文侯姬仇为什么会这么做的?”
“你竟然都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你说你能干什么?”
“是能带着我们老曹家去死吗?”
曹植在心里大怒,我带着他们老曹家去死,我看是你带着咱们老曹家去死才对!
我起码还敢说敢做,你就是一个缩头乌龟!
但事已至此,曹植知道自己在这一次交锋中已经完败了。
既然输了,他就要输一个心服口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
摆正好了心态之后,曹植起身,双眼死死的盯着曹丕,问道:
“既然你说晋文侯姬仇变法了,采取了这种手段,那么如何来证明呢?”
“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我为何在史书上从未见到过,晋文侯姬仇改革变法的记载呢?”
曹操吃着梅子的手一顿,心里暗自赞叹,自己儿子曹植这个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输了,那就输了,谁还没有个输的时候。
关键是输了看你怎么样重新站起来!
这方面曹植算是过关的。
曹操现在考察的就是儿子们的综合能力。
不可能,一个儿子在任何方向都是强的。
两个儿子中间,总有他们比较擅长的领域,比较出彩的才能。
他曹操想要的是,在当主君必备的才能上,选择出那个儿子的综合实力最强。
曹操随即发了弹幕:“博主,凡事都要讲证据,晋文侯姬仇变法的证据呢?”
曹丕盯着天幕,他也想知道。
(对呀,博主,你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猜测。)
(要想让我们相信晋文侯姬仇曾经干过这些事情,你得要拿出相关的证据。)
(改革变法,一切用证据说话。)
陈勇点点头,这是必须的呀!
【想要证据很简单,其实,史书上和一些史料上,已经明确的记载了晋文侯姬仇的这次变法改革。】
【而改革和变法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建立一套新的制度!】
【就跟商鞅建立军功农爵制度一样。】
【晋文侯姬仇建立的这个制度的改革,就叫做:三军六卿制!】
【虽然晋文侯,姬仇当时的三军六卿制,还没有彻底确立,只是有一个雏形。】
【但三军六卿制的所有改革方向和改革策略已经完全具备了,只是缺少了时间的酝酿,让制度彻底成型。】
大家动手点一点免费的为爱发电啊!最近看的人怎么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