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章 周朝初期人祭情况
第(2/3)页

【这样让诸侯贵族的祭祀范围大大增加,回到了武丁之前的殷商时期。】

(我头皮都麻了,周公旦都不管管吗?)

(武丁,祖甲,武乙,商纣王,四代人的努力,层层削弱人祭,一旦放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想象都可怕。)

(咱们要理智,这不是周公旦的黑锅,是周武王干的事情,周公旦只是没有管。)

(不管,那么爱民如子这个维度咱们也不用管了,该得几分得几分。)

(哎,儒家还是软,不如法家暴君来的干净利落。)

大汉,

刘邦嘿嘿直笑。

“世人的眼光都是雪亮的,有些事必须得去做。”

“咱就说了,秦法得改一改,你不能拿来就用,要是一点都不改,乃公也是暴君。”

萧何挠了挠头,改了吗?

对了,改了个名字。

秦律改成了汉律。

哎,我就纳了闷了,你是怎么有脸说改了呢?

到时候盘点到你,咱得给你好好论一论。

大秦,

扶苏盯着天幕,内心涌起了惊涛骇浪。

周公旦废除人祭,人祭反而多了。

那么周公这么做到底意欲何为。

难道他不懂吗?

【那么周公旦懂这些吗?】

【我们不得而知,也不用妄加猜测,咱们来看看周公旦这个政策对大周到底有何影响。】

【商纣王废除人祭,引来了大批奴隶来投奔,造成了人口虹吸的现象,改革获得了实际的好处。】

【周公旦规定周天子不用人祭,却对其他诸侯不支持,不反对,这样,奴隶们就会用脚投票,纷纷跑来大周。】

【是不是觉得这跟商纣王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不仅如此,周公旦还废除了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有亡荒阅’的制度,对奴隶逃亡,采取了不支持,不反对的政策。】

【更是加速了人口从诸侯流向中央。】

【抛开人性,抛开道德,周公旦的这种政策,其实就推行了所谓的德政,用我文明的一面,对比你野蛮的一面,让百姓明白,谁才是你们应该效忠的明主。】

(我去,我算是看明白了,周公旦想要达到跟商纣王一样的改革收益,但又必不想得罪贵族,于是采取了这种软性改革。)

(周公旦文明吗,很文明,圣人吗,也是圣人,但我总感觉他的的主要目标是加强中央统治,而非为百姓谋取利益。)

(这就是儒家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谁说不可兼得,商纣王就做到了,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施恩于百姓,就是代价有点惨。)

(我大概知道周公旦属于哪个层次的君主,反正爱民这一方面,是无论如何无法跟商纣王相比的。)

(为什么博主看待历史人物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找到了原因,这就是平民史观啊!)

平民史观是个什么东西?

孔子心中很是费解。

难道平民史观就把废除人祭这么大的事情,轻描淡写的给抹杀了吗?

要知道周公旦废除人祭在史书里不写上几页,都显得你不够尊重。

结果在你们眼中却说他并未给百姓多少实惠。

天理何在?

大周,

周公旦苦笑一声。

让他跟商纣王一样,那么激烈的改革变法,要堵上整个大周江山,以及姬姓王族,请原谅他做不到。

“我承认,在废除人祭这件事上,我不如商纣王。”

但世间能有几个商纣王?

就是做到我这个层次的都不多。

【当然,咱们不能强求周公旦为了百姓要拼着国破家灭的风险,他只要做了贡献,都是好的,哪怕是文明向前一小步,都是历史的一大步。】

【做完了这两个改革之后,天下人人都称颂周公的仁德,这是真的仁德,毕竟去了镐京以及周公的封地,是真的不用被人祭天。】

【周公旦的做法,让天子的权利得到了大大加强,让天子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可正因为周公旦做了最为正确的选择,一些人坐不住了。】

天幕中,画面一闪。

殷商故土。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出家三年后,陆总疯狂诱她破戒结婚前夜,女友奔向白月光被冷落三年,我提离婚他却哭红眼为奴三年,全将军府后悔了那夜,她似火出轨你选的,我嫁给你死对头慌什么回国后,前夫追妻追疯了四合院:十三岁的我被大领导召见左擒苍,右牵黄,荒年里做猎人王狂龙出狱,三个绝色嫂嫂找上门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快穿大明:我成了当朝宰相拒婚被拒后,我继承了无敌天命!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抗战:开局德械加强营转投曹营后,我成了刘备一生的阴影人在洪荒,开局拾取金色词条神农壶醉玉生欢我来自上界帝族,成婚当天媳妇跟人跑大明:提刀上殿,朱元璋哭了骗婚三年后,渣女追夫99次从此武林,我就是神话!狱出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