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实验室的窗户染成橘红色。
陈凡站在窗前,粗糙的工装布工作服口袋里,那张宋美凤的照片像块烙铁般灼人。
他第三次掏出照片端详,女人锐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相纸。
宋美凤那双锐利的眼睛即使定格在照片上,也带着令人不适的压迫感。
陈凡眉头紧皱。
之前沈娉婷匆匆出现,又匆匆离开。
对方仿佛真的像是完成某种指令一般,教训过自己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本以为宋家那边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
但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过去,只不过人家没有倒出来时间找自己麻烦而已。
"这女人不简单啊……"陈凡喃喃自语。
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的"2月18日,京大讲座"几个字力透纸背,像是要把纸面戳穿。
窗外传来扫帚扫地的沙沙声。
陈凡眯起眼睛,看见清洁工老李佝偻着腰在走廊尽头晃动。
这不对劲。
往常这个点,老李该在锅炉房帮着烧热水。
更可疑的是,老李手里拿的不是扫把,而是个牛皮纸信封,正往行政办公室方向去。
实验室里突然传来玻璃器皿碰撞的脆响。
陈凡转身,看见李自立正在整理天平室,动作比平时轻缓许多,耳朵却支棱着,明显在听外面的动静。
"师兄。"陈凡故意提高声音,"还没走?"
李自立明显抖了一下,手里的称量皿差点掉地上。
他转过身,灰布中山装袖口沾着些粉末:"啊……整理下器材。"
他眼神飘忽,"刚才那女同志是……"
"报社记者,来采访工农兵学员科研事迹的。因为没有什么素材,问我能不能提供。"陈凡随口编了个理由,注意到李自立左手一直插在兜里,像是在攥着什么东西。
李自立干笑两声,额头渗出细汗:"挺好、挺好……没想到你还认识记者同志,师弟果然不一般。"
他突然看了眼墙上漆面剥落的挂钟,"哎呀,我得去趟后勤处领劳保用品!"
说完匆匆往外走,差点撞翻门边的试剂架。
陈凡盯着他远去的背影,眉头拧成疙瘩。
从宋晓冉来过后,李自立就反常得很。
平时最烦开会的人,却主动去听政治学习;一贯节俭的他,居然抽起了带过滤嘴的"大前门";更奇怪的是,他总在没人的时候翻看那本英文版《红旗》杂志……
走到李自立的工作台前,陈凡四下张望确认没人,迅速翻看起来。
台历上"2月18日"被红铅笔画了圈,旁边写着"下午两点,带材料"。
抽屉里放着本《自然辩证法》杂志,翻开的那页恰好是批判"学术造假"的文章。
"这是……"陈凡心跳加速。
他小心掀起杂志,底下压着张电报稿纸,上面是工整的钢笔字:
"自立同志:
18日讲座筹备就绪。你处材料务必齐全。革命敬礼。
港城联络组"
落款日期是三天前。
陈凡手指发颤——这电报肯定是从校邮电所取的,难道说师兄和那边有关系!
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