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吧。”
莫说肖母之后如何声泪俱下向王大花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肖柔柔这边已经找到了坐在灶台前发呆的杨茫茫。
“嗯?你怎么出来了,”杨茫茫抹了抹被烟熏出的泪水,微微抬起屁股,将自己坐的木桩子推了过来。
肖柔柔接过,却是先给她找了一个板凳过来,自己才在木桩上坐下。
这小小一个举动,只让人觉得心里熨帖。
这之后,两个人都盯着灶中的柴火发呆,一时间周围只有噼里啪啦的柴火爆裂声。
“小牛今年多少岁了?”
听到这个问题,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回答,“再五个月就六岁了。”
“你要再嫁的话就得抓紧时间了,这个年纪还好养熟。”
这句话多少有点冒昧,但肖柔柔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而且很明显,杨茫茫并不介意,“嗯,我也计划着这两年内再找个人嫁了。”
她拨了拨柴火,面庞在柴火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小牛他爹刚死那年,我整日被婆婆骂丧门星,家里又穷得要命,小牛天天饿得嗷嗷叫,我当时只想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肖柔柔知道她不是想让人安慰,便没说什么。
“说实话,真不知道这些年我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其实我嫁不嫁人无所谓了,我就是担心我哪天累死了,小牛没人照顾。”
“可是这条路,不一定会好走。”
杨茫茫看了她一眼,唇角勾起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以前我一直觉得你乖得过头了,最近才发现,你只是看着木木的,其实脑子很聪明。”
肖柔柔扯着嘴角回应,“这句话我也送给你。”
“既然我们这么像,那我就不告诉婶子你和周齐然早就认识的事了。”
“那我也不告诉别人,你想拆散人家夫妻,嫁到肖家来。”(保命解释:剧情设计,作者反对这种知三当三的行为。)
两人相视一笑,在无声中达成了某种交易。
因着杨茫茫平日里展示出的老实模样,来家里看望肖母的都不觉得她在这儿有什么奇怪,反而是李月娥这个正经儿媳妇跑回娘家躲清闲,让人看足了笑话。
但这会儿,李母还没反应过来呢,她甚至还怂恿直犯嘀咕的李月娥继续留在家里。
李母这样做的想法也很简单——肖家最近常去卫生所和镇医院,但她又没听说他们家向谁借钱,由此可见他们家还有些积蓄。
李月宝现在“名声在外”,没一个正经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至于那些愿意的,彩礼钱可要的不少。她把五个女儿都搜了一遍,就差敲她们的骨血了,可还是差一笔钱凑不到。
如今,她只想借着这个机会,从肖大那里再搞一笔钱过来。
可令她们失望的是,这都快半个月了,最近日子过得舒心的肖大连李家附近都没来过。
这段时间,李母为了安抚李月娥,对她前所未有的好,连活也不让她多干,但她光吃不干,肖大又不来,再这样下去,她只会血本无归。
因而,等李月娥偷偷跑出李家去肖家查看情况时,李母并未阻拦。
她见母亲没追过来,悄悄松了一口气,可走到肖家附近时,她的心又沉了下去。
未关紧的木门内传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声音,连平日里话不多的肖父也被孩子童言无忌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肖大,这饼子不是这么卷的。”过了一会,那女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纵容和无奈,像是在哄情郎,“好了好了,真是怕了你了,我来罢。”
“娘,你偏心,我要一个比叔叔更大的。”
“好,娘给你卷一个更大的。”
这一刻,李月娥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了,她只是双手发抖地推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