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字据上写的明明是多少多少斤粮食,现在他还的钱粮还不到数目一半。
想赎回自己的地,做梦呢?
白纸黑字红手印清清楚楚就摆在那,任他如何气愤争辩,哪怕是找来村长小吏为他主持公道都没用。
一个占据道理的田主,和一个口说无凭的佃农,孰轻孰重还用多说吗?
就这还只是最为不入流的一种“强买强卖”手段,随口便能说出,完全经不起推敲,毕竟人与人之间信任有限。
今天这个田主和担保人即便坑骗了那位佃农,村里村民们也都不傻。
以他们对那佃农了解,除非对方彻底得了失心疯,否则当初岂敢向田主借下那么多他根本就不可能偿还得起的钱粮。
有一难有二,如此明显的龌龊方法自然会给村里其他人敲响警钟。
属于竭泽而渔式不入流耍赖手段。
比这更高明的“强买强卖”方法讲究的是一句黄泥掉裤裆,要让对方有苦说不出。
似那等过于阴损的手段,在此就没必要提及了,到那份上也不能称为“强买强卖”,那哪叫买卖啊。
应该叫作“巧取豪夺”最为合适。
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明抢,吃相太过难看了也容易遭报应。
说完“土地兼并,强买强卖”八字,还有后面八个字没讲,“把控官道,卖官鬻爵”才是真正重点。
前者“土地兼并”的涉及范围实在太广,大多位于潼川府城外面乡间村落。
皇权不下县的说法自古以来便有。
更何况是乡,村一带,那些世家大族,田主豪强的势力之强大,为人之跋扈。
哪怕衙役小吏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足够强硬的军队士卒出面威胁,他们肯定不可能坐以待毙。
碍于世家大族在庙堂上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关系,新任潼川知府自然不可能如此莽撞行事,将话柄白送给对方弹劾。
可这也绝不意味着,他会眼睁睁看着对方继续在自己治理地区嚣张跋扈下去。
因此他在新官上任的前面几个月时间里,答应帮助张乾和那位年轻剑客,替他们动用府衙力量查清当年旧案。
支持他们全力以赴去在偌大潼川府内,缉拿从事“略卖人口,采生折割”行当的贼寇。
包括前面向庙堂官家争取来的几个破格拔擢机会。
表面的确是为了激励衙门里那些整日无所事事,油滑成性的衙役捕快们,帮助他烧起来“吏治清明”的第一把火。
饭要一口一口吃,官场政治,治理一方更是讲究如此。
没有一口饭就能吃成的大胖小子,更没有一口气就能实现的政治抱负,这个道理当然极为浅显易懂。
但让那群世家大族,田主豪强之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新官上任的潼川知府。
早在拿起筷子,端起碗来吃第一口饭的时候,不对,应该说他是还没拿起筷子,刚坐上桌的时候。
这贼老头眼睛就已经瞟向了旁边放着的第三口肉,对,是第三口!
甚至就连他后面吃的第二口菜,也是用来迷惑他们的!刻意向他们传递一种错误信息,误导他们。
使他们误以为这老小子刚来潼川府上任,肯定会挑好啃的骨头啃。
破格拔擢小吏,大肆缉拿府衙通缉流寇便很好证明了这一点,直至后来,十年之前发生的那起旧案重审。
在这老小子的背后主导,推动下,两个志同道合的小年轻顶在前面费心卖命。
终于查明当初西南地带那伙人犯下的滔天罪孽,然人死债未消,那条罪恶链条的终端尽管早已不复存在。
仍有他们留存的小股余孽势力,盘踞在偌大潼川府路重操旧业,藏污纳垢。
眼看着这位潼川知府新官上任,先后力排众议,做出的两大决策,世家大族之人再结合他上任缘由。
自然而然便得出来庙堂党争仍在延续,有人不想让那伙人好过的斩草除根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