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受张正道之礼。
高堂尚不在世,只是夫妻对拜,便送入洞房。
临滨镇的夜晚,许多人家都睡不着了。
道长……真人成亲,霞光万道,龙凤齐出,还有那散做万道光芒的散入人群,犹如神仙赐福一样,让所有被金光赐福的人都身体痊愈。
这是造福世人的大功德。
所以这种震撼的场面,临滨镇人哪怕是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特别是已经当了道观厨娘的桂大嫂,坐在昔日酒坊的台阶边,一把蒲扇……大冬天的拿着蒲扇主要是有气势。
“那天第一次见到道长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浑身都发着金光,仿佛是神仙老爷降临一样,你是不知道,每走一步,都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权老实质疑:“为什么走路会有叮叮当当的声音?”
桂大嫂鄙夷:“你就不知道了吧,道长是神仙转世的,当初下凡的时候,还只是个普通的道士,但是即便是再普通,也会与众不同。”
“哦,知道了,这叮叮当当的,就是铜钱的声音。”
旁边的铁匠家的婆娘说道。
桂大嫂嗤笑一声:“那是神仙下凡的时候,佩玉鸣环的声音,呵呵……没见识的。我都在道观里当了好几天的厨娘了,道观里什么事情不门儿清?你有我懂?”
于是铁匠家的婆娘就闭嘴了。
心里还是愤愤不平的。
凭什么当年又黑又瘦的卢小花就能嫁与真人,自己家也有女儿的,想当初女儿也是对道长有意思的,只是没想到被卢小花这个狐媚子勾去了。
呵呵,神仙?还不是喜欢狐媚子。
这时候胡烈也凑过来,提着一个酒瓶,喝了一口酒,带着熏熏的意思说道:“桂大嫂,这都是我们镇上的人都清楚的。你想想,这两年,桃花观里的奇事多不多?”
众人一想,于是都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知道,桃花初春就开放了。”
“还有那个……去年的那场大雪,就只下在桃花观,听说是因为里面的小妾叫胡芸英的,说是喜欢看雪,真人信了她的邪,就搞出了那场大雪。”
“我就知道姓胡的这个胡,似乎和狐狸精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婶子也瞪大了疑惑的眼睛。
这时候一个抱着剑的江湖侠士也过来了,少年人。
“你们都只看到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不想昨天真人的神通,龙凤齐出化万道金光,反哺众人,有病治病,没病健身,这是何等的大神通、大造化才能出来的仙人手段啊!某,不胜向往之!”
少年人心中总是有一个侠客梦,但是现在这个侠客梦似乎升级了。
侠客总会老的。
侠客也终究会化成一抷黄土的,但是仙人不会。
少年人也坐下来了,近距离的听临滨镇的人说起了当初真人在临滨镇的一些往事。
什么张真人做法事喝退白无常。
什么张真人祈雨饬令雷公雷母准时下雨不得有误。
什么张真人显神迹,雷电镇压临滨镇河妖。
什么张真人吹掉滨河畔,蟹兵虾将纷纷上钩,龙王怒出滨河,被真人一个酒葫芦收进去,从此化成了龙泡酒……
……
听得少年人热血沸腾,恍惚之间,站起身,朝着小巷子走去,一边走着,看着张正道的府邸上灯火通明的景象,想着白天看到的神迹,又听着张真人的故事,不由得长啸一声,拔出了长剑,长吟出声:
“江湖岁月江湖路,青锋三尺借人头。若有万里凌云志,不负少年负匣游。昨日大漠饮血归,今又欲登白玉楼。忽闻青天龙吟处,一剑光寒十九州。”
少年人在月下舞剑,寒光凛冽。
犹如当初每一个闯荡江湖的少年侠客一样。
这个夜里有人满怀激荡之情,有人满怀憧憬之色,还有人心中惴惴不安,还有人不断的流传着江湖故事,和仙人神迹。
隔壁府邸里。
三皇子和七公子如丧考妣,对坐着。
在下首坐着黄公公。
他看着这两个龙子龙凤不由得叹气连连。他也是得了谕旨和暗示,同时也是奉皇帝的旨意,敲打敲打这两个,免得不知天高地厚的得罪了道长。
特别是那封书信,直接让皇帝都怒了。
照这么下去,三皇子继承大统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了,说不定直接指定一个皇孙继承大位也说不定啊。
三皇子一手好牌,可千万别打得稀碎了。
“所谓的顺妃,你们也知道了,就是这么回事。陛下对此事讳莫如深,定然是不会承认的。你却偏偏要去揭了这一层,不正是如这人皮一样,让陛下的伤痕都露出来。”
黄公公很耐心,他的前程都在皇帝的手里,不管是这一任还是下一任。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