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平紧握双拳,目光之中带着一抹杀气,脸上露出一抹冷笑,道:“等到大明将安南叛乱平定之后,我要将胡季犛一族全部杀了,为我陈氏族人报仇!”
胡季犛造反的时候,直接将陈氏给屠了,漏网之鱼没有两三个,陈天平当初能够逃脱,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
话说回来,胡季犛与陈天平其实还有一些亲戚关系呢,当然,不仅是安南如此,很多的封建王朝都是如此。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就是夺了外孙的江山。
唐朝的建立,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封建王朝需要亲属关系来增加实力。
联姻,这是最能让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的纽带,也是最简单的办法。
裴伯耆看着满脸杀意的陈天平,心中一阵无言,他很想劝说一下陈天平,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将胡季犛一族全部斩杀,这样固然能够更加爽快,但是,却也有很大的隐患,至少会让安南变的不那么的团结。
但是,面对将陈氏一族全部斩杀的胡季犛,劝说陈天平只将首恶胡季犛及其家族杀了,陈天平显然不会同意。
“唉”裴伯耆心中叹息一声,感觉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
大明将来要在安南驻军,并且还要将安南的兵马废除,在这种情况下,安南想要崛起,就只能全国上下一条心,这很难!
“裴将军,大明出兵的时候,咱们一起跟着吧,我要亲眼看着胡氏一族伏诛。”陈天平咬牙切齿。
想起当初胡季犛残忍的杀害他们陈氏满族,看着亲人在自己眼前一个个倒下的时候,陈天平恨不得将胡季犛千刀万剐。
所以,他要亲眼看见胡季犛的惨烈下场,甚至有可能的话,他想亲自杀死胡季犛,为他们陈氏报仇。
只是他不确定朱允熥出征安南的时候,会不会带着他们。
陈天平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到时候如果大明储君愿意带着自己最好,如果大明储君不愿意带着自己的话,到时候就算是求,他也要求着大明储君让自己跟随着一起出征安南。
裴伯耆道:“大王放心,这个事情不用咱们主动去说,不出意外的话,大明肯定会喊上咱们一起的。”
“哦?为什么啊?”陈天平脸上露出一抹疑惑。
陈天平不知道裴伯耆为什会如此肯定,他只知道如果真的像裴伯耆说的这样的话,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裴伯耆道:“大王不要忘记了,虽然逆贼夺了安南的王位,但是,大王才是安南的正统,胡季犛这贼子,他是坐不稳皇位的,大王若是跟着大明一起出征,这不仅会让大明师出有名,更能瓦解安南将士们的人心,让他们不会那么坚定的抵抗。”
陈天平想了想,道:“原来是这样,既然如此的话,那我就不去找大明储君了。”
他觉得裴伯耆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大明储君不带自己的话,那么在安南士兵和百姓们眼中,大明就是侵略者,他们肯定会对大明产生极强的仇恨和拼死抵抗。
站在大明储君的立场上也肯定会带着自己一起出征安南的,因为这样一来安南的将士们看到自己的话,也不会负隅顽抗。
这样简单的道理,大明储君肯定是明白的。
随即,陈天平苦笑一声,只可惜,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却没有反应过来。
裴伯耆看到陈天平的反应,无奈的摇了摇头。
大王还真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看到陈天平的模样,裴伯耆面露愁容,紧皱的眉头怎么都舒展不开。
陈天平见状,不由得心中一紧,疑惑的问道:“裴将军,你怎么了?”
难道裴伯耆心中藏着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照理说裴伯耆和自己两人一路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才逃到大明,并且裴伯耆也算得上是对自己忠心耿耿了,不可能会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啊!
陈天平被裴伯耆的状态搞得有些懵。
“大王,有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裴伯耆支支吾吾的说道。
其实他是非常想劝说陈天平没必要将胡季犛一族全部诛杀。
那样只会影响安南的实力和团结,而且虽然大明储君大明帮他们夺回安南,但是他总感觉大明储君虎视眈眈的盯着安南。
虽然裴伯耆没有证据,但他心中潜意识感觉大明储君一定有所图谋,并且还是一场非常大的图谋和计划。
如果这时候陈天平选择大量的杀害安南的将士,尽管他们可能是胡季犛的人,但是绝对会大大影响安南的团结力和实力。
到时候安南人心涣散一片,要实力没有实力,要团结不够团结,到时候安南想要崛起,摆脱大明的掌控,简直是难如登天!
但是他又害怕陈天平会误以为自己是在为胡季犛以及胡氏一族求情。
想到这,裴伯耆苦涩的摇了摇头。
“大王,没事。”裴伯耆无奈的吐出两个字。
他知道眼下在陈天平眼中什么都不重要,在他心中唯有借助大明的力量成功夺回安南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人和事必须通通为这件事让路。
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陈天平的想法,所以索性他就不说了。
听到裴伯耆的回答,陈天平只感觉怪怪的,用异样的看向裴伯耆,在心中嘀咕道:“裴将军这是怎么了?真是奇怪。”
与此同时!
一支安南的使者队伍,来到了应天府,他们是奉了胡季犛的命令,打算瞒天过海,让大明承认今后安南归属胡氏一族。
讲道理,历史上大明就被安南给欺骗了,毕竟安南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远了,想要探查真相,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
不过,这个时候,胡季犛的打算显然是要落空了。
裴伯耆和陈天平两人一起来到了大明,不仅向大明陈述了安南的真实情况,更是两嘴一张一合,将安南给卖掉了。
作为现在安南实际掌控者的胡季犛,肯定不会答应大明在安南驻军,并且让安南兵马废掉的条件的。
从历史上的结果来看,胡季犛这个人是非常有野心的,他在稳定住安南的局面之后,甚至还出兵侵占了一些大明的领土。
这样的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无论是驻军,还是废除兵马,怎么可能会答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