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大婚十分低调,但京都还是热闹的。太子二十二才大婚,在京都不算特别晚,却也不早。
宫里不同于世家,皇子们需要传承子嗣,一般会在及冠之前小选,及冠便大婚出宫建府。
但因中宫皇后过世得早,皇上对太子不上心,贵妃也不乐意对太子多好,便拖到如今。还是因为二皇子快要及冠,该成亲了,但长幼有序,她才想着将小选提上日程的。
现在终于大婚了,朝中一些老臣竟是喜极而泣,连连说国本立起来了。
这话让皇上十分不悦,他心中堵得慌,回到紫宸殿问小妹。
“我很老迈吗?”
“陛下怎么突然这么问?”小妹伸手抚摸他的鬓发,目露心疼,“我的陛下两鬓有了白发,不年轻啦。可是也并不老迈,陛下还要陪伴我好几十年。”
皇上抱着小妹说:“太子大婚,那些老臣们觉得国本才立,是巴不得朕早点去死!”
小妹噘嘴:“若是陛下再说这样的话,我可就不依了。陛下自己都说,那些老臣总是夸大其词。他们现在说什么立了国本,陛下信不信,若是一年后太子妃肚子没见着动静,那些老臣怕是比陛下这个亲家翁还要着急呢。”
她会哄人,并不一味顺着皇上的话说,反倒让皇上觉得她说的都是实打实真心话,心里熨帖极了。
“只是我的身体,恐不能给婉儿一儿半女,总是想着,将来我若走了,岂不是留你一个人孤单?”
小妹说:“陛下若放心不下我,要么好生保养,多多陪我。要么等有那么一日,我陪你一道。”
“不许胡说。”皇上瞪着她,“我已经虚长你这么多岁数,怎还能那般苛待你。”
小妹笑嘻嘻的:“那陛下便听我的话,不许再为俗事烦心。”
转眼快要过年了。
京都开始下雪。
小霞儿三岁了,会跑会跳皮实得很。去年下雪,也只是让丫鬟抱着她在院子里玩一玩,到了今年,她自己耐不住,喊了庄子上几个小丫头,跟她一起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玩累了趴在雨檬身上要睡觉。
雨檬赶紧将她抱进去:“小小姐可不能这么睡,出了一身汗,仔细着凉了。”
擦汗更衣,将她塞进已经烘暖的被褥里,守在一旁打盹。
二妹得空过来,见小霞儿在睡觉,也不忍心打扰她,只到外面与司沐颜说话。
“今冬的雪有些大。”
司沐颜点头:“是啊,也不知道岭南那边的风雪如何。”
来钱前阵子来信,说宋集村一切都好,明年旅游村庄都能建起来。而他也要回来了,算算时日,也就这两日。
司沐颜侧头看二妹:“你有阵子没来了,最近可好?”
二妹说:“还不错,我们大理寺已经有女吏员十名,女捕快六名了。不止我们,其他部里也都开始招募女子,民间也开始有百姓送女子读书了。”
“这是好事。”司沐颜由衷高兴。
二妹道:“是好事,但主要集中在京都,京郊也有一些,再远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万事开头难,但是京都行事一向是其他各地的风向标,京都开始有女吏员,慢慢的地方上就会有。假以时日,女子科举,也不是不可能。”
二妹点头:“大姐说得是,是我太心急了。”
司沐颜摇摇头:“你不心急,二妹,你能力卓越,也是你带动了大周女子的发展,这是你的功劳。”
二妹有些羞赧,低声说:“其实我没做什么,要说真正的功劳,是宁王他……执意要我入职,也是大理寺的同僚,尤其是封子舟对我的帮助,才能有今天。”
“他们也有功劳,但是二妹,一个人的成功本来就难,会有来自各方的压力,也会有来自亲友与陌生人的助力。难道因为有人帮助了你,这些便不是你的功劳了吗?”
司沐颜认真的说。
“就比如,一个男人的成功,来自家族的托举,恩师的赏识,上峰的提携,这些都很重要,但世人绝不会因此,就说这个男人的成功,不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那么凭什么到了女人这里,就应该单打独斗,就不能接受别人的援助呢?宁王也好,封子舟也罢,还有你的那些同僚,那些支持你的人,他们都是你的助力。但是,他们的存在,绝不能否定你的成功。”
二妹当真愣住了,也很感动。
她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拼命。可是也知道,外面的流言蜚语,总觉得她是依靠别人,所以她总是存着一口气,又想证明自己的优秀,又脱不开大理寺的那些帮助。
直到现在大姐的这番话,让她恍然大悟。
是啊,男人步步登顶时也并非独自一人,可为什么对于女人的成功,就要更加苛责呢?
来钱娘急匆匆赶过来,一张脸笑开了花:“大小姐,二小姐,庄子上的人说,来钱回来了。”
司沐颜忙让来钱进来。
来钱人未到声先到,咋咋呼呼的说:“大小姐,您知道我这一回回岭南,遇到谁了吗?”
等进来一瞧,二小姐也在。
他尴尬的摸了摸脑瓜:“二小姐也来了呀。”
二妹看他这副样子,不由得调侃:“怎么,我来了不方便你说话了吗?你方才说回岭南,遇到谁了?”
来钱有些迟疑,看向司沐颜。
他一向伶俐,还是头一回这么呆笨呢。
连二妹都看出来:“是没法在我跟前说吗?”
“不,不是的二小姐……”来钱赶紧摆手,又小声说,“只是怕触及二小姐的伤心事了……我这一回回去岭南凤凰县,竟然遇着……蒋家人了。”
当初蒋家人逃荒是先到的宋集村,但因为蒋家人不好相处,除了蒋三郎勤快之外,其他人好吃懒做,天天在村里与人吵架。
等那一年秋砍树的活儿干完,宋集村集体闹起来,不让蒋家留在村里,蒋家也不等人干,说是他家有能干的三郎,去哪里日子都能过好,就举家搬走了。
所以来钱认识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