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七早就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陈大人这人正直、清廉但是不迂腐、假清高。
这人能交也能一起干事儿,不会固执的视金钱如粪土。
蒋小七说完,从怀中变魔术一般掏出一个朴素的荷包,看着分量就不轻。
“陈大人,这是咨询费加信息费的预付款。“
陈翰林没有伸手接,蒋小七直接将荷包放进刚刚还用来装点心的食盒里,盖上一层,又把剩下两盘点心放在下一层,盖盖儿。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做了多次。
“陈大人,这点心别浪费了,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无视掉桌案上两个空盘子,本应该属于它们的位置现在可是躺着百两白银。
这百两白银能买多少盘点心来着?啊呸呸呸!都有一百两了,还买什么点心?
买点肉?再买两壶酒?不不不,老婆子不让喝,会念叨个没完。
还是给小孙子买些笔墨吧,这是有用的东西,总不会挨说。
银子还没出翰林院大门,陈大人已经想好了花它们的十几种方式。
“哎呀,蒋小……咳咳咳!蒋大人有心了,我那小孙儿就是喜欢吃这些甜甜的,外面买的都不如蒋大人家厨子做的好。”
蒋小七但笑不语,两人都没有提一个字儿关于“钱”、”银子“、”消息“之类的,仿佛真是两个喜欢甜食的人在交流口味偏好和厨子的技术。
这中间也有一两个来资料馆看资料借资料的,陈大人都不慌不忙的帮着登记了,面色极为平静,与平时无二。
蒋小七在心里给对方点了个赞,自己则是随便拿了一本典籍出了资料馆。
蒋小七前脚刚走,陈大人就飞速将食盒藏到书案下,还没忘了那两个孤零零的盘子。
直接将两个盘子垫在了剩下的两盘点心下面,高度刚好,不会影响盖盖儿。
单手掂了掂分量,还成,应该不会被看出来这里面不只是点心。
怪了,蒋小狐狸那平坦的胸膛是怎么装下这么大一包银子的?
平时走路也装着?不觉得坠得慌?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习惯躺平的陈大人从来不为难自己。
人家坠不坠与自己无关,自己先把食盒拿回家才是正事儿。
翰林院的大人们大多是坐轿子回家,不差钱的家里也有乘马车的。
清贫如陈大人,是不坐轿子也不乘马车的。
这时候又没有公交和地铁,那陈大人怎么回十几里之外的家呢?
当然是骑驴~
价格便宜还比马匹好养活,在家里闲着的时候还能拉磨拉货,吃的还没有马多。
简直是低能耗高产出的绝佳牲口。
下午的时光突然就慢了起来,陈大人有些度日如年,时不时地就低头看看食盒,满没有蒋小七在时的淡定。
终于盼到下值,第一时间冲了出去。
手中的分量一点儿没有影响老大人的腿速,同僚们只能看到陈翰林的尾灯(驴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