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说吧。”周永安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他转头看向作为书记员的杨慧,眼神中带着一丝默契,说道:“你注意记录。”
杨慧立刻点头,眼神专注,手中的笔已经准备就绪,说道:“已经做好准备了,你可以说了。”此时的审讯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
“欢迎王组长!”张明宇满脸堆笑,那笑容热情而不失分寸,眼中透着一种官场特有的世故与亲和。他快步迎上前去,双手早早地伸出,姿态谦逊而友好。
“你好黄组长。”张明宇同样以热情的态度,与另一位一同前来的黄组长握手。握手时,他微微用力,眼神专注地看着对方,传递出一种尊重与亲近。
“辛苦了,张组长,杨组长。”王锦林微微点头,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不紧不慢地与张明宇、杨建中一一握手。他的眼神看似平和,却在不经意间迅速扫过两人的表情,试图从细微之处捕捉到关于案件审讯的蛛丝马迹。
“我们上车吧,我们的工作还是在车上向你们汇报。”张明宇依旧保持着那标志性的微笑,他微微侧身,手指向不远处等候的车辆,语气中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殷勤,似乎在暗示着工作的紧迫性与保密性。
“好,我们上车吧。”王锦林转头看了看身边的黄少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示意。这一眼,看似平常,却仿佛包含着许多未说出口的话。
“那好,我们上车再谈你们的审讯工作。”黄少辉一脸微笑地应和着,那笑容略显敷衍。他心里清楚自己在调查组不过是个摆设,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去询问案件审讯的具体过程,所以言语间透着一丝无奈与淡然。
“这边请。”杨建中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手臂优雅地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眼神中满是欢迎之意。而王锦林一边说着“谢谢”,一边看似随意地扫视了一圈现场接机的人。他微微皱眉,心中暗自猜测周永安此刻究竟在干什么。带着这样的疑惑,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走上车子,那背影仿佛带着一种对未知情况的谨慎与思索。
杨建中看着几人上车后,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口中轻声说道:“看来真是来抢桃子的。”
下午两点半,审讯室的门缓缓打开,周永安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走了出来。他的脚步虽有些沉重,但脸上却洋溢着满满的笑容,那笑容中透着一种历经艰辛后收获成果的欣慰。杨慧紧跟在他身后,手中紧紧握着审讯本,脸上同样堆满了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满足的光芒。
“周书记,这个张宝明还是有货的,但是他跟错人了。”杨慧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扬了扬手中的审讯本,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她的眼神专注地看着周永安,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这个也不能全怪他,他也是时代的受害者。”周永安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怜悯,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他微微摇了摇头,似乎在为张宝明的遭遇感到惋惜。
“他怎么成了受害人了呢?你是不是说错了,周书记?”杨慧一脸疑惑地看着周永安,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不解。她下意识地将手上的文件握得更紧了,仿佛这样能让她更好地理解周永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