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送走李栗,后脚王素英和程云就过来了。
原本想着帮忙干活儿、顺道陪且儿,没想到人家把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只等时间一到就炒菜了。李栗都没留下,他们母女肯定也不能留。
“这样吧大姐,等咱亲家休息好了,我就在火锅店摆两桌,咱们一起聚聚。”
“巧了,刚才李栗也这么说,我已经答应了。”
“那咱们去个远地儿,吃烤肉咋样?我们家安排。”
怎么说都是大姑姐的亲家,必须要热情招待,得把面子撑得足足的。
程瑶知道她是投桃报李,但啥家庭条件出去吃烤肉,那还不如在家里吃呢。
“诶,烤肉别去那边吃了,远不说还贵。我知道你是好心,要不这样,咱们在家吃呗。你大姐夫烤肉的手艺你也知道,咱们就在院子里烤,然后拿屋里吃,行不”
“行行行,必须行。明儿我找老谢定扇大羊排,再来几条粗羊腿,牛肉、猪肚啥的也得要,嫂子还有啥想吃的不?一并说了,我就去安排。”
“差不多了,我爱吃的你都记下了,够用。”
“成,那就先这样,姐这边时间订好了,我就着手去安排。那我俩先回去了,家里汽水、格瓦斯是不是满了?东子去买了,等下就给送过来。”
在江岔子村,过年说话是有讲究的。
空了不能说空了,要说满了。破零钱也不能直接说,要说打开钱。诸如此类的规矩有很多,小孩子肯定记不住,因为这个挨揍的比比皆是。
王素英母女走后不久,程卫东就送来了两箱汽水,一箱格瓦斯,还有一箱啤酒。程宇和程洋帮着一起搬得,放下后每人混了几个肉丸子,美滋滋走了。
程瑶这边和李旺家一起做饭,炖鱼、炖鸡、炒菜、拌菜……
等李梁把人接回来时,鱼和鸡正好出锅。
一共放了两桌,孩子们上炕吃,大人们坐地桌。
尤家人看着满满一桌的菜肴,不停地说“太过隆重”。
李梁把过年剩的两瓶茅台拿出来起开,冲尤父和尤老爷子道:
“今天整点,喝晕乎乎的你们倒头就睡,咋样?”
“行啊,整点。”尤老爷子兴致勃勃的点头,指着桌上的盘子又道,“这么说好菜,不喝点是真的浪费。”
“嗯,爸说的对,得整点儿。”
尤母见丈夫、公爹都这么有兴致,冲程瑶挑眉道:
“咱喝点啤的?”
程瑶闻言先是一顿,随后笑着摆手说:
“你喝就好,我喝不了,我喝汽水。”
倒也不是喝不了,主要是没兴趣。啤酒除了那一股子发酵的味道,再就是碳酸,反正不如汽水好喝。
李旺君见状,笑着主动请缨说:
“妈,咱俩和辉哥一起喝点啤酒,我想喝了。”
“好啊,咱们喝,亲家母你喝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