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4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2/2)页

“请教夫子,圣人曾畏于匡、困于蒲,厄于陈蔡,都能祸至不惧,从容相对,而这次遭宋桓司马,却要改变服装、避人耳目逃离宋国呢?”

陈凡刚想回答,对方又问:“还有一问,圣人在宋国树下休息,宋司马桓魋为何不直接杀了圣人,反而打草惊蛇,让人伐了圣人讲学时身边的那棵树呢”

若是第一个问题,陈凡还能试着解答。

特么周三近的第二个问题那就太刁钻了。

想要搞明白周三近的问题,首先要先听一个小故事。

孔子当年曾经批评过宋国司马桓魋,说他给自己打造石棺,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还不如让桓魋直接死了,尸体腐朽掉算了。

这句话让桓魋心中很是不爽,所以在孔子周游列国路过宋国的时候,将孔子讲学遮荫的那棵树给伐了。

孔子的学生见到这种情况,知道桓魋肯定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劝孔子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逃出宋国,孔子听从了弟子的话,换了衣服溜了。

周三近的第一个问题是,孔子周游列国,有过很多危险,以前都是从容不迫的面对,为什么这次却这么狼狈,乔装跑路了?

周三近的第二个问题,桓魋这人是不是有病,要杀孔子,直接就派人去杀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把孔子曾经待过地方的一棵树给砍了?

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这个故事出自《孟子·万章》,陈凡对《孟子》还算比较熟悉。

但特么他怎么知道桓魋这傻鸟当年脑子里是咋想的。

面对如此刁钻的问题,陈凡一时间也答不出来。

不过他是夫子啊,夫子有个特权,那就是……

“嗯,尔德,你这两个问题提得很好!”

“这样,你先以【微服而过宋】为题作一文,你这经义题若是能让我满意,我再答你!”

这就是做老师的优势,陈凡以前听过一个故事,老师开学点名。

开学第一次点名时,直接跳过这个人,将剩下的全班的名字点完。

然后抬头问全班:“有哪位同学没有点到名字的?”

他(们)举手,然后再问:“你叫做什么名字?”

对方报完名字之后,把生僻字的读音在名单上标好,下次不再读错。

没错,我是夫子,我天然可以不懂装懂啊。

周三近没想到他问问题,最后陈凡丢了篇文章给自己,无奈,他只能照着陈凡的要求研磨开始思考。

快到放课时间,周三近还在苦思冥想。

陈凡可不止他一个学生:“薛甲秀,说说你刚刚的问题,现在懂了没有?”

薛甲秀一脸惭愧:“夫子,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薛甲秀的问题。

陈凡瞪了他一眼:“愤这个字,我刚刚说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什么意思?积极思考,但却钻了牛角尖,始终搞不明白,这叫【愤】。”

“不愤不启。”

“你都没有经过积极思考就来问夫子,我是不会解答你这个问题的。”

薛甲秀在讲案旁恍然大悟,脸上露出喜色,仿佛再说“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而坐在塾堂最后,正在写经义题的周三近笔杆一抖:“这是不是在点我?”

“如果一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心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些体悟,可是想说又说不出来时,夫子就不应该去开导他。”

薛甲秀:“明白了!”

“老师给了学生一个方向,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那这个问题就先不要继续讲下去了!”

说到这,陈凡看着薛甲秀道:“你经过一堂课的思考,没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夫子才给了你解释。”

“但你现在还没到举一反三的地步,所以前些日子在安定书院你的功夫算是白瞎了!”

“先倒回去重读!什么时候让我满意才能继续!”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农家食神俏佳妻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重生1962:从打猎开始新生夺命风水局婚是你退的,你委屈什么?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我靠务农成功入编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娱乐:德云少班主?抱歉,不干了官途天骄至尊鼎即日起,亮出龙王身份撕碎敌军宦海之美人绕膝全球轮回:开局掠夺蜘蛛侠超能力娘娘颇得圣眷直播:上什么北大,跟爹上A大!权色猎场聚宝盆成精后,我抢了个古代男友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重生86:从进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落魄后,我被装穷的前夫娇宠了开局逮校花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十亿聘礼!笨蛋孕妻被宠哭了官途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