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大部分打戏都是由徐铭本人来完成,只有很少一部分交给了武替。
这也让非专业武打演员的徐铭受伤累累,能坚持到现在已然是透支身体。
“要不要让跌打师傅过来按一按?”小娟凑过来问道。
“不用,放松一会儿就成。”
徐铭摇摇头,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必经的磨砺。
也可以说他是自找苦吃。
有时候人太顺,不找点苦吃,脑子容易不清醒。
“对了,《亲爱的》几个投资方请您回去主持庆功宴,还有几个社会公益活动发来邀请。”小娟汇报道。
“让他们请张导他们就好,我就不回去了,早点拍完手头的戏,还要赶下个组。”
徐铭摇头,他手里还有三部戏,得抓紧拍完,不然赶不上年前上映。
当然还有不好意思见张国师的缘故。
尤其是看到对方慈祥的面容,就特觉得自己不是东西。
“至于社会公益活动,以后这种事情无须问我,直接回绝。”
这滩浑水可比娱乐圈深多了,能把他给淹死,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好,现在网络上很多人讨论您在《亲爱的》里面的表演,觉得有很大进步,卓总让我问您需不需要趁机巩固一下演技派的人设。”
小娟心中默默记下,接着道。
演技派?
这还用巩固?
小爷百花影帝,不一直都是么。
徐铭心里自我陶醉着,嘴上却很诚实:“千万别,不光不能巩固,还得让咱们的人帮忙打消这个标签。”
“抓住一点营销就够了,我就是个22岁新人演员,演戏很认真、很拼,要把我的青涩,和对表演的态度传递出去,不要去标榜我的演技。”
他自我认知很清楚,自己的表演顶多是到了75分到80之间,多准备一下能到85左右,也就是接近优秀线。
这个分数,对一个青年演员很高。
可对一个演技派就稀松平常了。
观众对不同演员的标准,显然也会不同。
他宁愿让观众对自己放低预期,到了影院后看到他的表演有意外之喜的收获感。
也不想贴上演技派的标签。
因为他是真有演技,只是不多。
不像有些毫无演技的演员,不把观众忽悠瘸,不把粉丝洗脑,那电影票根本卖不出去。
当然这会儿还好,大家普遍要脸。
到18年后,一水儿所谓流量演员演得狗屎一坨,还要在短视频平台喊香。
“好,那就剩下一件事,小圆姐已经搞定了杨阳的合同,她让我告诉你一声,没其他的了。”小娟道。
“嗯,合同签了,就抓紧给小伙安排工作,《致青春》《匆匆那年》的电视版都可以着手改编了。”
徐铭对这棵摇钱树苗子很是看重,只要能培养到对方前世的高度,一个人能养活整家公司。
说完,他站起身,朝程晓东挥手道:“我休息差不多了,咱们继续吧。”
也不知是重生还是老鳖汤的缘故,他身体恢复得格外迅速。
犹豫一下,给身在b组的小宋嘉发了条短信过去。
【晚上给我留个门。】
……
刚进五月。
一个不起眼的消息在娱乐版块边角位置曝出。
【荣欣达新人杨阳确认转投启铭娱乐】
本来没多少人注意,连圈内人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