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深刻的明白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明朝的军户制度虽然拉垮,但是军户制度当中的蒙学却培养出来了很多的能臣,比如张居正。
只可惜普及教育这种东西,真是有生之年系列。
就算再他的任上勉强推行下去了,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也不一定能够坚持住。
李承乾说:“每年科举取的人数就这么多,他们不参加,也不会影响朝廷的运转。”
“大唐别的人不多,想要当官的人多的是。”
说到这里,李承乾的嘴角露出一丝狰狞的微笑:“前段时间朝廷杀了这么多的官吏,也没影响年末的工作啊?”
“甚至补充上来一批新官吏以后,效率还更快了。”
“大唐如今三成以上的县衙官员都是从军中退出去的,也没比那些读书人做的差阿?”
现在天下闻名的直谏御史席辩也是从军中出来的。
当初他在陇右杀了差不多一半的官员,结果陇右过得更好了。
这让本来的准备没有用上的李承乾属实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洪武大帝那个杀法,都没啥事,李承乾觉得这些读书人的承受能力完全超过他的想象。
真的是皇帝对他们越残暴,他们就越能做事。
要是到东林党那种,皇帝的廷仗变成涨名声工具的时候这个朝代也差不多玩完了。
那么正直的东林党,怎么到了我带清,就变得善解人意了呢?
不会是因为人家真的有文字狱吧?
不会因为人家真的杀人吧?
“我心善,见不得血,来叔玉,尝尝陇右的羊肉和长安的有没有区别。”
李承乾不忍心看着下面的场景,转头将精力用在吃喝上面。
李承乾看着魏叔玉吃下后,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叔玉在家,是不是经常帮魏右丞看一些朝廷的奏章?”
魏叔玉点点头说道:“因为阿耶的眼睛越发的不好了,只要阳光稍弱,就看不清东西,所以只能委托我来看。”
“只是有些朝廷的要事我不能替阿耶看,我所看的,大多都是御史台的奏章。”
李承乾要的就是这个:“那有没有卫国公李靖的奏章?说来听听?谋反的那种就算了,听的耳朵都长茧子了。”
“(⊙﹏⊙)”
魏叔玉手上的筷子都停了:“殿下这样不好吧?毕竟事关卫国公和朝廷,我不能说。”
“那就说说李靖的儿子李德謇,这总可以了吧?”
李承乾退而求次的问道:“这小子难道没有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吗?”
“这个……”
魏叔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件事告诉李承乾。
毕竟相比于卫国公李靖的事情,李德謇的事情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而且他觉得自己说出这件事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听说…李德謇在长安城的外边……”
说完这句话后,魏叔玉连忙补充道:“这可不是我从奏章中看到的,而是我无意间听来的。”
“我知道了。”
李承乾听完也是觉得很离奇。
虽然李德謇和李承乾的关系也不错,但正是因为如此,这件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呈现他的杀伤力。
“秦怀道入学有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