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文学院众人的初见
也许是怕张训吓着,在勉强结束会议之后,闫望舒还特地过来安抚了他一番,希望他不要因此对北关大学产生偏见,平时这些教授还是十分和蔼可亲的。
毕竟张训是教师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个,闫望舒自然是要多多关注他一下的。
张训自然是表现出十分理解的样子,过后反而安慰起了闫望舒,希望他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毕竟对方的黑眼圈已经大到不能忽视的地步了。
闫望舒苦笑道:“是我能力浅薄,当初请他们来的时候便说好了,会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研究的环境,只是没想到不过几年的功夫,国内局势变化就已如此之大了。”
这里说的变化是什么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们也清楚这不是他们能改变的,只能无奈叹息。
告别了闫望舒,张鹤年便带着张训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此时他的屋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而这些都是张训以后的同事。
刚刚在开大会之前彼此已经进行过一次短暂的自我介绍,张训也初步了解了文学院的构成。
文学院一共分为三个系,分别是外国文学系、华国文学系、历史学系和哲学系。
其中外国文学系的主任是刘无忌,主要教授《莎翁戏剧精读》、《十九世纪英国小说》、《法语入门》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华国文学系没有主任,只有杨和林这个教授和几个讲师。
因为杨和林没有留洋经历,其他系的主任却都是留洋回来的,加上华国文学系没有比他能力更强的人,闫望舒便干脆不设主任,只让杨和林担任教授。
华国文学系教授的课程主要是关于华国古代文学的,例如《诗经》、《楚辞》一类,其中也有关于现代文学的,比如《白话文写作与批评》和《现代诗歌研究》等。
而历史系的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关于华国古代历史和西方历史的,至于哲学系,学习的则是围绕着华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两大类开展课程。
当然了,哲学系也有自己的私课,不在课程表上,只在学生们内部流传,这些大部分教师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国民政府进行审查的时候偷偷给这帮学生打掩护,有时候遇见这帮学生讨论也只是发出些动静提醒一下他们,然后便当做看不见一般转身离去。
张鹤年拉着张训过来是为了商量开学后如何排课的,按照预定的,张训要接的是必修课《莎翁戏剧精读》,除此之外还要帮刘无忌分担一些英国文学和法兰西文学的课程。
毕竟刘无忌还是全校通修课程《英文》的主讲,有的时候确实顾不上这两门课。
刘无忌也是美利坚回来的高材生,他的父亲刘亚更是国内有名的文人,享有非常大的声誉,但在面对张训的时候却没有一丝架子,反而在知道对方可以给自己分担课程的时候笑着说道:“鸣皋兄,有义气,竟然给我招来这么一位优秀的代课,让这样的天才为我代课,怕是我的那些学生们听完之后都要哭着喊着换掉我了。”
“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张鹤年笑骂道;“以往我给你代课的时候,你嫌我讲的不好,误人子弟,现下给你找了个好的,你又怕人家抢你风头。”
张鹤年冲着众人抱怨道:“你们听听,哪有这样的道理!”
话音刚落,屋内顿时笑成了一片,有人指着刘无忌笑道:“你可要小心了,有人要抢你的饭碗喽!”
“好你个刘无忌,你也有怕的时候,哈哈!”
听着众人的打趣,刘无忌则是装模作样的叹起气来,看的张训也忍不住发出笑声。
这么多有趣的人,想必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无趣了。
众人笑闹过后便开始商量着排课,其中《莎翁戏剧精读》是一周两节,现在是张训与张鹤年一人一节。
除此之外,张鹤年还让张训开一节属于他自己的选修课,而这也是身为教授的惯例,每位教授都要开一节属于自己的选修课,开学一个月后就会登在布告栏上,等到选修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后,这门课便会正式纳入课程体系,而那个时候老师们的薪资也会更多一些。
张训在这方面一点经验都没有,好在时间开学一个月后,张鹤年便让他不要着急,回去慢慢想也来得及。
排课的事情解决完之后张鹤年便带着张训去了属于他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书案,一把椅子和一个书柜,其他的都要张训自己添置。
当然,张训也可以向行政处申请资金购买,只是以现在学校的财政情况,要批下来怕是不容易。
不过张鹤年也向他承诺,等他去了美利坚,办公室内的东西随他挑,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只是张训需要等一等罢了。
而根本不差钱的张训婉拒了对方的好意,并在心里打算着该装修成什么样的风格。
学校的事情安排完毕后张训便回了家,他已经决定要买一辆代步车子,毕竟学校这边实在是太荒凉了,出门的时候尚且可以坐黄包车,回去的时候便只能步行了。
虽然距离不算太远,只要步行二十多分钟便可到家,但将时间浪费在走路上,并不是他想看见的。
但是开汽车太招摇,张训便想着去买一辆自行车,这样上下班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了。
回到家后张训便跟自己妹妹说了要买自行车的事情,随后便得到了对方一个迷茫的眼神。
“哥,你买自行车做什么,你平时也不怎么出去啊。”
张志瑛猜测道:“难道是给爹买的吗?但《庸报》报社离着咱家也不远啊,有这个必要吗?”
张训这才想起自己要在北关大学任教这事由于还未见报,便没有告诉家里,于是解释道:“这是给我自己买的,7号我就要去北关大学教课去了,这车是给我用来上下班的。”
“什么?!你进了北关大学教课!”
张志瑛先是惊讶,随后便有些埋怨的说道;“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不提前说,爹跟娘都知道吗?”
张训摇头:“我怕事情有变动,便没有告诉你们,不过这个消息应该明天就会登报公示,到时候你们看报纸就行了。”
张志瑛原本还高兴自己哥哥成了大学教授,但过了一会儿她便反应过来,自己以后怕不是要在她哥眼皮底下上学,什么自由都没有了?
老天爷,这是什么噩耗,怎么会有人上学还跟家里人待在一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