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教兄弟灌西北风,那哪儿成。
敢这么做,怕不是以后进了山,背后就要挨黑枪子儿~
不过他才刚看了几眼,还没挑出来个所以然来呢,瘦子自个儿就先怂了,薅着胡大海的袖子就往外走。
“咋滴了?”
“的确良的衣服你都看不上了啊?”
“你小子嘴咋比我还刁。”
胡大海被瘦子拽的东倒西歪的,搁店门口无力吐槽道。
“啥呀。”
“我是不想让你花那冤枉钱。”
瘦子比划着手指,没好气的朝着胡大海说道:
“我给你算算。”
“你看啊。”
“那的确良的衣服,店里头就没一件儿是低于十四五六的。”
“但咱去扯的确良的布料子做衣服,一尺才只要一块二毛五嘞!”
瘦子顿了顿,指着对面儿布料铺面儿悬挂在外头的小黑板,小声道:
“我做一身儿上衣,四尺布也就差不多了。”
“算下来,连五块钱都不用了!”
“不比去那店里买衣服划算多了?”
“扯回布去,那不还得找裁缝做啊。”
“费那老劲儿干嘛,直接买现成的多好。”
“人店里卖的现成的,样式不比裁缝店做的好看多了~”
胡大海撇撇嘴,不以为意的道:“听哥的,咱就到这家店里买。”
不过这次,一向对胡大海言听计从的瘦子,却一反常态的摇了摇头,一脸坚毅的道:
“这东西还是太贵了哥。”
“你不拿兄弟我当外人儿,我很高兴,但这不代表兄弟我就能可着劲儿搂你啊。”
“要是几块钱的东西也就算了,这十来块得衣服,顶个正式职工半个月的工资呢,可不是个小数目。”
“让我跟着你挣了钱以后,我自己来买成不?”
瘦子笑着道。
胡大海瞅着瘦子那认真的大胖脸,最终还是点点头,依了他。
照顾朋友,不能说一味的去买买买、送送送,同样也得照顾到对方的情绪。
在这一点上,他还是有些疏忽了。
看到胡大海没再要求买现成的,瘦子脸上肉眼可见的开心了许多,整个人都变得放松了不少。
离开服装铺面儿,俩人搁布料铺面儿,扯了四尺“的确良”的布料子后,就又风风火火的去了鞋店。
之前在山上,瘦子在搜荆棘窝子的时候,不小心把他的回力给踹开线了。
这算是“工伤”,胡大海这个做头子的,必须得给补上。
一进鞋店,就能看到木头货架子上,分门别类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鞋子。
像最常见,也最多人买的军绿色“劳保鞋”,黑帆布的“蛤蟆鞋”,包括条绒面儿的“懒汉鞋”,以及胶鞋、布鞋、雨鞋这些,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胡大海俩人一进店儿,就直奔摆在货架最高处,也是最显眼的那一排过去。
那里摆着的,就是这个年代,人人都想拥有一双的“回力球鞋”。
回力鞋的样式不算多,基本上都是胶底、白球鞋,红侧面儿样式。
千万不要觉得回力鞋是后世才兴起的品牌。
事实上早在五十年代,回力球鞋就已经是国家队的专用球鞋了,尤其女排,最爱穿这东西上赛场。
到了七十年代,回力鞋就已经是国内运动休闲鞋的唯一象征了。
而在胡大海这个时代,能拥有一双回力鞋,那你绝对是十里八乡年轻人儿眼里,最亮的那个崽~
这可是正儿八经伴随着共和国一路成长,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民族品牌。
瘦子试了半天,最后相中了个大一码的,国家队同款球鞋。
这个年代的人儿买新鞋、新衣服啥的,都是尽量往大了买,这样就可以多穿上好几年。
而且自己不穿了,还可以拿给亲戚朋友穿,不用担心尺码太小穿不上。
胡大海从兜里数了四块五毛,递给鞋店老板。
回力鞋比起的确良来确实要便宜上不少,但和同类鞋子比较的话,价格可就不那么亲民了。
一双同样结实耐用的黄胶鞋,也才卖一块多,回力鞋要足足贵出去三四倍呢~
抱着布料和球鞋盒子出了店门儿,瘦子高兴的脸都红扑扑的,迫不及待的就朝胡大海问道:
“哥,咱接下来还要采购啥?”
胡大海想了想,道:“先去看看有没有卖压力锅的,先买了压力锅。”
“咱家吃山货多,没个压力锅,做饭能累死人儿。”
“买完这个,再去给你挑几样进山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