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抿着唇,手下意识拽紧衣角,明显是紧张的不行。
她很清楚林子淮的情况,她可不觉得苏城是乡下,林家父母虽然是农民,但现在农民是劳动主力,是最光荣的群体。
更何况苏城是鱼米之乡,条件都是不错的,林父还是生产队的大队长。
林子淮自身条件又优秀,不仅外在条件好,性格也是百里挑一,还是文工团未来的重点苗子。
如果说般配,杜鹃觉得自己是配不上他的……
听说杜鹃亲妈走了,后妈又不亲近她,父亲又是个不管事的,林母就沉了面色。
“婶子,日子都是自己过的,对吧?”杜鹃的声音很小,但她在为自己争取。
林母又跟林安安对视一眼,眸底闪过不忍。
好一会儿,林母才轻轻叹了口气,握住杜鹃的手,拍了拍,“好孩子,你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婶子,我挺好的。”杜鹃眼眶微微发红。
再不容易的日子她都能挺过来,唯独听不得别人的真关心。
林子淮见杜鹃哭,忽然就感觉心里猫挠似的难受,“哭什么,出生家庭又不是你能决定的!你自身优秀,努力上进又能干,比什么都强。”
林母有些哭笑不得,自家这傻儿子还会安慰起人来了?
只是这安慰压根没安慰到点子上。
而且瞧他那模样,是实打实看上人家小姑娘了,但他自己却半点没发觉……
林母打算再看看,年轻人的事,主要是讲究缘分。
子淮要是跟杜鹃走到一起,那以后想要岳家帮衬,是不可能的,一切都得靠小两口自己来。
林安安能理解杜鹃内心的不安,于是,她轻声说道:“杜鹃,子淮说得对,你看你在文工团里表现得那么出色,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杜鹃微吸了吸鼻子,“谢谢婶子,谢谢安安姐。”
林母心里叹了口气,岔开话题,又聊起了文工团的事。
提到文工团的工作,杜鹃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婶子,我在文工团主要负责歌唱表演,有时候也会参与一些节目的舞蹈领舞。”
林子淮附和道:“妈,杜鹃不仅唱歌好,跳舞也可好看了,是文工团里数一数二的。
而且她编排节目都是自学的,就看我姐指导了几场,她就有了灵感,还特别有创意。现在部长已经点她跟在身边学习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升职呢!”
林母笑着点头,“好啊,有才华的姑娘谁不喜欢。”
杜鹃听红了脸。
时间差不多了,杜鹃起身告辞。
林子淮忙去送人。
等两人走后,林母摇了摇头,“子淮长大了,都会谈对象了。”
林安安也弯了眼睛,“他哪里会谈,估计脑子还糊着几层泥巴呢!”
林母笑得不行,觉得闺女这形容很贴切,“也不知道像了谁,你爸当年可是十里八乡姑娘都心仪的好小伙,十六岁就晓得给我送花了。”
“妈,那您怎么不说您以前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呢?我爸要是不努力,好媳妇怎么娶到手?”
“好啊,敢打趣你妈我了。”
“我哪敢啊!”
“好了,早些去歇着吧。”
“嗯,您也别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儿孙您享福。”林安安打趣道。
林母嗔了她一眼,“你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