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距离小布下竿已然过去了十多分钟,胡良、薛文博几人这才从先前那如噩梦般的晕船不适中,渐渐缓过劲来。
他们原本仿若白纸般苍白的脸色,开始慢慢泛起一丝如晚霞般的血色,身体也不再像之前那般绵软得好似一滩泥,毫无力气。
胡良一边活动着如生锈机器般僵硬的肩膀,一边忍不住抱怨道:“刚刚那滋味,简直了!真他娘的难受啊,难道每次出来海钓都得遭这罪吗?我感觉胆汁都快被吐出来了,胃里就像有个搅拌机在疯狂运作,翻江倒海的。”
薛文博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眉头紧紧皱起,满脸疑惑道:“我以前也不是没坐过船呀,那会儿也没见晕成这样啊。今天出来之前小布还特意提醒我们吃了晕船药呢,怎么还晕得像个醉汉似的?”
小布无奈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理解,耐心解释道:“晕船药可不是万能的仙丹呀,它只不过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罢了。有些人吃了之后压根就没什么效果呢,你们吃了药还能有那么一点效果,算起来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陈勇这时也凑了过来,心有余悸地说道:“不过说实在的,刚刚那风刮得是真猛啊!毫无预兆地,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大,还特别急,跟发了疯似的。我被小布抢了鱼竿之后,躺在甲板上,看着那波涛汹涌的海面,心里直犯嘀咕,就感觉那船好像一片脆弱的树叶,下一秒就要被大海无情地掀翻了似的。”
李永亮用力地点了点头,附和道:“确实啊,那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打上来,真的挺恐怖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天翻地覆了,我都以为自己要交代在这儿了。”众人回想起刚才的惊险场景,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仿佛那股寒意还残留在身体里。
这时,徐船长安慰道:“别管恐怖不恐怖啦,现在已经没事了。你们要是还不下竿的话,待会可就只有小布能钓到鱼咯。”
听到这话,几人如梦初醒,纷纷像被点燃的火箭一般起身,快步跑到放置鱼竿的地方,他们围在小布身边,像一群好奇的孩子,询问小布用的是什么钓组。
得知小布用的是串钩后,其他人也都依样画葫芦,开始换上串钩,他们熟练地绑好线组,动作虽然因为之前的不适略显迟缓,但眼神中却透着对钓鱼的期待。
挂饵料的时候,大家各有选择。
有的人拿出活蹦乱跳的活虾,那虾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挥舞着细小的钳子,似乎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试图逃离成为鱼饵的命运;
有的人则拿出红沙蚕,那红沙蚕软软地蠕动着,散发着独特的腥味。
大家心里都想着,反正这片海域足够宽广,说不定不同方向的鱼有着不同的喜好,虾和虫都试试,总有一款能吸引到鱼儿上钩,就像撒下一张大网,等待幸运的降临。
一切准备就绪后,众人纷纷抛出挂好饵料的鱼钩。
他们学着小布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拿着失手绳,将其挂在钓箱上,这样一来,即便鱼儿突然发力,鱼竿也不容易被拉走。
鱼,向来是种狡猾的生物。
钓鱼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天有三口,点烟尿尿看手机。
意思就是,每当钓鱼人稍有走神,比如点烟、去尿尿或者看手机的时候,鱼就好像瞅准了时机一般咬钩,而且往往还很难打中。
等你回过神来,认认真真盯着鱼竿的时候,鱼却又好像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动静了,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淡水手竿钓鱼的时候,海钓相对来说会好一些,只要绑好失手绳,就不用担心鱼竿被鱼拖走。
这次下竿之后,时间似乎变得格外漫长。众人静静地守在鱼竿旁,眼睛紧紧盯着海面,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鱼竿就像被定在海里一样,一动不动,期间,大家为了吸引鱼儿的注意,已经换了两次饵料,可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这让徐船长都有些坐不住了,他决定上到船上,看看鱼探仪,确认一下水底是否真的有鱼,如果没有鱼的话,就准备换一个桥墩试试运气,毕竟在这片水域,寻找鱼群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宝藏,需要不断尝试。
就在徐船长登上船查看鱼探仪没多久,突然,薛文博的鱼竿猛地一沉,紧接着开始剧烈抖动起来。“中鱼啦!”
薛文博兴奋地大喊一声,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将他内心的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小布听到喊声,连忙扔下自己的鱼竿,像一阵风般跑了过来,急切地问道:“薛哥咋样,大不大?”
薛文博一边握住鱼竿,慢慢地收线,一边说道:“感觉不是很大,没有我们早上钓的那些大。”
尽管如此,他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兴奋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绽放的花朵,因为在这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随着薛文博不断地收线,一条黄脚腊逐渐浮出水面,大概有七八两重,比起一般市面上售卖的黄脚腊,算是个头不错的了。
就在这时,徐船长也回来了。
他看了看薛文博钓到的鱼,笑着对大家伙说道:“下面是有鱼的,可能你们抛得太远了,鱼离桥墩也就七八米远的距离,你们把线收回来一些。”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纷纷开始收回鱼钩,他们重新换上新鲜的饵料,再次抛投下去,眼神中充满了新的期待。
这次,幸运似乎格外眷顾众人。就在重新抛竿下去大概三四分钟左右,胡良的鱼竿也有了动静。只见鱼竿先是微微颤抖,如同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树枝,紧接着猛地被拉弯。
“我也中鱼啦!”胡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了,那声音里充满了惊喜与兴奋。他迅速握紧鱼竿,开始熟练地收线,小布等人纷纷围了过来,期待着看到胡良钓到的鱼。
随着胡良的收线,一条黄脚腊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不过,这条黄脚腊比薛文博钓到的那条要小一点,大概也就半斤左右。
小布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胡良和薛文博都是用虾钓到的鱼,他心中一动,暗自思索道:看来这附近的鱼更喜欢吃虾,后面收回来之后,干脆全部饵都换成虾,这样说不定能更好地诱鱼。
果然,自从胡良上鱼之后,仿佛开启了上鱼的节奏,其他人的鱼竿也都陆续有了动静。
徐船长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本还担心需要带着大家换钓点,现在看来,这片海域的鱼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站在一旁,时不时地给大家指导几句,比如提醒大家控制好收线放线的节奏,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鱼脱钩,那耐心的样子就像一位悉心教导学生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大家更加有条不紊地与鱼儿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