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堂门外,鸿胪卿刘思贞快步疾走,来到了直阁将军王神念面前稍作拱手。
“将军神色斐然,愚弟有礼了。”
“思贞客气了,不知今日来此所为何事呢?”
王神念回礼。
“午间有北国使者前来拜谒,故而思贞来此,奏请陛下。”
“北国使者?”
王神念稍稍皱了眉头。
“容我禀报一声,还请思贞稍安。”
没一会儿,只见王神念挺身出来,扬手示意。
刘思贞再次拱手致意,进了勤政堂。
“朕正要找北国讨个说法,没想到使者就来了!”
“禀陛下,北国使者送来方物、礼器数十,意在南北交好。”
“彼之礼器,与我南国媲之如何?”
“臣所见过方物礼器虽无万余,亦有千百,然此使者所贡器物中,有些许形态奇异、质地精良者,且其中铭文字迹尚无人能辨别,对此诸臣工皆惊叹不已。”
“哦?有此等事?”
“臣不敢欺瞒陛下。”
“看来他们是有意为之了,难道那索虏想要欺辱我南国不成!”
“臣已将此事告知了朝中各署部臣工,直到微臣来时,尚无人能识得鲜卑文字。”
皇帝听后虽说脸上不开心,可心里却有些高兴。
要说鲜卑文,皇帝早就见识过,并且早在前朝雍州做刺史的时候就钻研过鲜卑文,并亲自翻译了边关截获的诸多文牒,其语句通顺,词义贴切,当时看来,算得上小有所成,在当时的军队中颇受赞赏。
而满朝文武各有所长,平日里都是他们进谏立功,自己除了儒释道的要义领悟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拿的出手了,如果今日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翻译出鲜卑古文,那么在众多臣子和外使面前倒是个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
“你去把在朝各署衙臣工都叫到东堂殿,一起见见北使。”
“自古以来,使者多善长纵辩之术,切莫丢了南国颜面。”
“是。”
午后未初之时,东堂殿里文武群臣列好队伍,北国使者手执锦卷颔首行礼。
“北国使者宋云奉旨前来,吾主愿与南国永结秦晋之好,罢边关之兵,祈天下安定。”
那宋云头戴青色长冠,身穿红褐色长袍,外面披着一件御赐裘袍,腰悬白壁一副,手持使者节,脚下踏一双翘首鹿皮长靴。
说完,再次低身行礼。
“北使一路劳顿,来人,赐座。”
“是。”
俞三福会意后差两个小寺人搬来一张类似于小马扎的胡床,放到了宋云面前。
国子博士、太常卿陆佐公在一旁用言语敲打着使者宋云:“北使即来南国,本应客随主便,不过吾闻北国男子皆以驭马驰骋为荣,此胡床多为腿足刚劲者用之,使者既为北国壮士,还请入座吧。”
宋云挺身立在一旁看了看陆佐公。
要说在平日里坐个胡床也没什么,只是身为北国使者本应受到礼遇,谁成想南国皇帝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自己坐在小马扎上,显然是为了羞辱自己。
见面前的人身着青衣朱裳,胸前绣着凤凰,看样子是个礼仪官,而之前迎接自己的是鸿胪卿刘思贞,想必这位便是与其地位相当的人了。
于是宋云微微一笑。
“阁下言之有理,只不过吾国向来崇古尚礼,亦深知迎使待客之道。阁下仅知北国崇尚武略,便以胡床待客,却未曾见过北国大兴礼仪之风,以君子之礼待人,而非番邦小国,行无礼之举。”
“我闻南国公卿皆为饱学之士,今观阁下却行如此粗俗之举,所谓:‘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宋某,实在难以苟同啊”
陆佐公听后不禁脸色通红,气的甩起衣袖回到了队伍里不说。
刘思贞见状朝着皇帝看了看,会意后向小寺人摆了摆手。
“给北使请座。”
没一会儿,小寺人搬来锦面木墩,又置下了一张锦垫。
宋云见状便低头拱手,揽衣坐了下来,双脚放在锦垫上不说。
“北使此番前来,意在与我南国交好,不知汝主诚意如何啊?”
皇帝端坐着低声问道。
宋云听后起身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