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青画不敢耽搁,立刻召集了交通站的所有成员,举行了一次紧急会议。
尽管这个交通站连同史青画在内,只有三人而已。
史青画是中药堂的坐诊医师。
他们史家是中医世家,在浙江杭州享有盛名。
她的父亲史崇耀加入红党后,前往上海执行潜伏任务,家中还有位叔叔继承家业,开设了一家中医疗养院,生意兴隆。
为了潜伏工作的需要,史青画并未公开自己的招牌,平时行事低调,仅处理一些轻微的病症,对于疑难杂症则一律不接诊。
即便如此,她也无法完全确定自己是否安全。
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异常沉重。
史青画将许敬元传来的情报详细地复述了一遍,接着说道:“目前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确保烟枪同志的安全。”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冷静分析,现在如果轻举妄动,不仅会对我们自身造成影响,更可能对烟枪同志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老张名义上是中药堂的掌柜兼抓药的。
他自陕西后方跟随史青画而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具备地下潜伏的经验。
史青画认为老张的话有道理,沉思后说道:“你说得对,我已经向上级发送了求助电报,请求调取胡平鹤的资料,相信不久就会有回复。”
最年轻的男子小李若有所思地说:“云姐,我觉得胡平鹤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悉。”
代号白云的史青画眼神一变,急忙问道:“小李同志,你认识他吗?”
“我应该认识。”小李此时努力回忆。
他平日里负责中药堂的杂务和药物采购,经常在外面活动,认识的人自然多一些。
不过,小李认为胡平鹤这个名字并非在来金陵之前听到的,而是很久以前听说过的。
那时他也不过十来岁。
时间已经过去八九年了。
“你快好好想想。”老张急忙催促。
“对了,当初在井冈山的时候,共青团的负责人就叫胡平鹤。”小李一拍脑袋说道。
那时的小李也是共青团的一名小干部,曾与胡平鹤有过几次接触。
“井冈山?”史青画感到惊讶。
那是中央苏区时期,井冈山之后,红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便开始了长征。
只是,那时的小李还很年轻,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胡平鹤竟然能认出小李,此人确实不简单。
然而,这样的人竟然先是投靠了中统,紧接着这次又投降了76号。
毫无原则可言。
老张说道:“既然他们已经认出了小李,那么很可能已经知道了我们这个交通站。虽然我们已经更换了地点,但这里也未必安全。我们无法确认他们没有在这里安插眼线,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撤离,尽快让其他同志来重建交通站,负责联络烟枪同志。”
原本胡平鹤没有被捕,他们还不会有危险。
毕竟中统在金陵自顾不暇,又怎么会来调查他们。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胡平鹤为了自保,已经将他们供了出来。
按照76号的作风,总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他们都能抓良冒功,又怎会放过他们三人?
“我同意老张的看法。”小李低下头,“如果不是我太不小心,也不会让他认出来”
史青画摆摆手,示意这件事是由许多意外因素共同造成的,与小李没有直接关系。
他们确实可以撤离。
但一旦撤离,烟枪同志这条线就会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