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明礼又是她的丈夫,想不知情都难。
周明礼是政府机关那边出来的人,他出来找地建厂,他老单位的人自然不可能一口回绝。
而且周家和程家还有一些关系在,看在前秘书现调去某地做领导的程文允的面子上,也得掂量掂量。
于是周明礼到相关部门去询问的时候,他拿出了相应的企划案,部门的领导也出来了,看完他的企划案,带着周明礼去找他上面的领导。
周明礼以前是干后厨的,再怎么也和建厂子,做厂长没什么关系。
可他又是一位外交官的丈夫,他要干的事情又是外交官职务影响外的合规操作。
几个领导让周明礼先回去,关上门开始议起来。
上头露了口风,个体经营合法,但现在全国各地的商户也都是小户经营,南方几个开放经营的试点也就罢了,在内地基本上没多少大的民营厂子。
就连京市,也多数是大厂都是国营,没多少真正的民营企业。
周明礼给他们的企划案的确是有效可以实施。
“老总都鼓励,咱们也不能压着不让动。”领导说,“不过周明礼要地,你们说,能把哪一块批给他?”
有人就思索起来,“西区那边不是有个榨菜厂,这几年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了,好些工人都离职自己单干了,现在那个榨菜厂里就只剩下不到五十人。”
“去年连工资都拖欠了好几个月,工人们还闹到了咱们这儿来。”
“不如将那个厂子停产,将地方批给周明礼,顺便由他进行安排工人下岗的安置?”
那个榨菜厂就是一个累赘,现在还没人想着赁地建厂子,榨菜厂入不敷出,没人肯接这么一个厂子,倒不如把它盘给周明礼,让他去整肃。
老总鼓励个体经营,他们给了周明礼机会。
如果周明礼干不好,那就是他的事儿,与他们这些人,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官场上的人哪有一个不滑头?
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计划真是好极了。
于是周明礼就得了这么一块儿说不上好的“鸡肋”。
这个榨菜厂以前也是繁荣过的,工人最多的时候有千人。
地方也大,但现在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也就只剩下不到一百来号人,在看着厂子。
生产间都关了好些,现在只剩下一条生产线还倔强又顽强的在生产。
周明礼和把这块地批给他的领导与厂长一起把这块地给转了一遍。
“这地儿占地两百亩,那边全都是生产间,这边是饭堂,那里是仓库。”厂长帮忙介绍,“出了厂子大门,往西走就是工人住的地方,现在厂子里的工人没剩多少,领导说,能安排。”
说完,厂长不着痕迹的看向周明礼。
这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面上看不出任何喜怒,他一时间有些摸不准周明礼的脾气。
“我知道,既然要接这里,就得对之前的人进行负责。”周明礼语气平和,“厂子里剩下的工人我会安排的。”
厂长,还有跟着来的领导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周明礼绕着这个厂子走了一圈,第二天就去找了大柱,让他帮忙在他学校里找了一个会测绘的学生,一起来了厂子,花了两天,把这地方给重新量了一遍。
有了图纸,周明礼回了家,和江瓷商量怎么重建这个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