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孙家人就跟刘刚的父母和赵秀莲的父母吵起来了。
已经吵两天了。
当初刘刚说要结婚,他的父母都没来,因为知道他要娶一个村姑。
他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城里人,所以看不上刘刚娶一个农村姑娘。
谈不上重视刘刚,因为家里孩子多,刘刚又不是被最重视的那一个。
所以他情愿在这边找个工作上班也不愿意回到河朔。
但刘家人知道前因后果之后,觉得这件事儿有利可图。
那工作是刘刚的,人进去了,怎么能让孙家占便宜,把工作占去了呢?那一个工作可好几百块呢。
要说刘刚他们家怎么知道孙巧玲接班了呢?
那是因为赵秀兰的父母先到了这边,了解一切情况之后觉得自己单打独斗不行,所以拉上了刘刚他们家。
这两家现在也算是亲家了,而且都是河朔的,这样联合起来讨公道比单打独斗强。
两家汇合之后来胜利村找孙家,赵秀兰的父母在赵秀兰还是知青的时候来过胜利村,所以不费事就找到这儿了。
孙会计一家子手里都拿着家伙事儿,要是这几个人敢闯进来,就准备动手了。
孙会计的媳妇儿也跳脚骂,“你还好意思找过来,你那糟瘟的儿子臭不要脸的骗我闺女,不但骗婚,还骗我们家钱 。
你但凡有点骨气,把你儿子欠我们家的300块钱给还回来。
大学名额可是我们家花钱买的,没有我们家的钱,上大学能轮到他那个渣子?”
刘刚妈也喷,“俺儿能娶你闺女,那是你们家的福气,就你们一家泥腿子,根本就配不上俺们家。
我呸,俺儿子娶你闺女,占着啥便宜了?不还是要挣工分养你闺女?”
“放屁,就你那弱鸡儿子,还没大姑娘挣的工分多呢。
还不是吃软饭,让我闺女养着,他就是个吃软饭的。
你这么心疼你儿子,怎么不早把你儿子整回城里去?你儿子走投无路了才当上门女婿的……”
双方又开骂,骂来骂去也没有什么新意。
后来累了就轮流的骂,直到中午双方都骂累了骂饿了才停止。
刘刚的父母和赵秀兰的父母也无奈,他们是外地的,吃饭都成问题,想吃饭要跑到镇上的国营饭店,村里也没有人供他们吃饭。
所以几个人又打算回到镇上招待所。
几个人气呼呼的,已经出了村口。
“哎!哎!你们等一会儿。”
后面有人喊,几个人一回头眼睛都瞪了起来。
这不是孙巧玲她大嫂吗?
孙巧玲大嫂气喘吁吁,“艾玛,终于追上你们了。”
刘刚他妈,“追俺们干啥?讨打啊?”
孙巧玲大嫂,“你们别急,听我说,我知道孙巧玲在哪儿。
我也知道你儿子和他们家闺女是谁给送进去的。”
赵秀兰她妈眯眼,“你告诉俺们这些存啥心眼子?”
孙巧玲,“不瞒你们说啊!孙巧玲为了刘刚买大学名额花了我们家300块钱,那可是我们家所有的家底。
她现在接了刘刚的班儿,已经是城里人了。
那是她该得的工作吗?凭啥我们家掏钱她去上班啊?”
这几个人明白了,孙巧玲她大嫂是奔着工作来的。
孙巧玲大嫂,“刘刚妈,我知道你也想那工作,但你家真没有理由拿那个工作。
那工作是大学名额换的,是我们家出的钱,你有啥理由要啊?
这么论你们家还欠我们家呢。
咱们可以合作嘛!”
赵秀兰她爸,“怎么合作?”
孙巧玲大嫂,“你们捞人,我们要工作,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