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职位都是属于正六品,也是叶白能够授予的最高品轶了,绝对不会辱没了两人。
刘伯温是因为其历史地位,以及那高达100点的智谋属性,值得这般重视。
毛骧的能力和属性是拍马不及刘伯温,可他掌控的锦衣卫却是叶白麾下唯一的情报机构,一直以来更是立下了赫赫功劳,也不能苛待了他。
帐中的将领们,对于叶白宣布的两条任命也没有什么意见,这本身就是叶白这个boss的权利,他们可不能多嘴,就算有意见也要在心中憋着。
毛骧和刘伯温两人,对于很多将领们来说,都属于是后辈,并不知晓他们的能力和秉性,但相比之下,毛骧算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毕竟行军打仗的时候,除了斥候的侦察之外,锦衣卫可是提供了不少的情报。
但凡武将,都不会对情报机构有太多的好感,可在不影响各人利益,还能够得到好处的情况下,也没有人会傻乎乎地去得罪一个情报机构的掌控者,顶多是保持距离,免生误会。
而且大家心中都有数,毛骧虽然顶着一个王府侍卫总管的名头,也要承担王府和叶白的护卫工作,但只是外围警戒,真正的护卫核心,从来都不是他们锦衣卫。
这个名头,一来是奖励毛骧之前的功劳,也是让毛骧能够时时陪伴叶白左右,成为一名近臣。
同样的道理,刘伯温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只不过如同王翦等人,看向刘伯温的目光,却是多了一些审视,他们能够接受戏志才,是因为戏志才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可刘伯温还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能力如何,他们这些“前辈”还心有怀疑。
赵云也没有什么意见,而且赵云敏锐地感觉到,刘伯温应该很不一般,因为他在刘伯温的身上,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质,让他不免想起了一位故人,爱屋及乌之下,就带上了几分好感。
岳飞、薛仁贵他们这些来自唐、宋时期的将领,个个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般,毕竟与他们不是同一个系统,加上忠诚,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说法。
唯有徐达、傅友德、汤和等人,满脸的兴奋,作为同时代的人物,他们对于刘伯温的了解是最多的,眼见得曾经的好友、同僚能够成为叶白身边的近臣,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好处多多。
不管是在任何世界、任何时代,圈子都是难以避免的,目前叶白麾下的武将们,来自各个不同的朝代,同一朝代的人物,自然就会抱成一团。
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只是单纯地想要与熟悉的人物搭档、合作而已。
简单的任命,并没有任何人反对,都是齐齐起身拱手施礼,对两人表示了自己的恭贺。
任命宣布完之后,才真正进入到了这次会议的正题——龙武卫成军。
原本朝廷赋予叶白的是武安军的番号,别看在编制、规模上与左武卫、右武卫一般,都是10万正规军,可实际上,在大秦王国的军队编制之中,军要比卫低上一级。
作为武安军的大将军,叶白的品轶、地位也要比左武卫、右武卫大将军低一级,若是战时,按照军中潜规则,叶白是需要服从那两位大将军指挥的。
如今改编为龙武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与左武卫、右武卫地位齐平,已经没有了高下之分,就算是处在同一战场上,两位大将军也没有任何资格命令叶白。
相反,叶白还有一个武安侯的爵位在,权利上面没有变化,可在身份上就要比那两位大将军高上半级,必要的时候,是有权利辖制两支卫军的。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在实际上,左武卫和右武卫根本就不可能听从叶白的命令,除非他能够将其给掌控。
卫比军高上一级,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要下辖2-3个军,甚至还有更多的,但在太始大陆上,各个国家的卫军并非全部满编的,只有一些精锐部队才有这样的编制。
大部分的卫都只有一个名头,实际上只有一军的编制,秦国的左武卫、右武卫,还有蜀国入侵的青龙卫、青阳卫以及刚刚覆灭不久的六甲卫,都是这种情况。
新建的龙武卫能够得到两个军的编制,可见朝廷已经将龙武卫与那些老牌精锐卫军放在了同一个档次上。
不过按照刘伯温和戏志才的分析,能够有这样的好事,估计是朝廷故意给叶白的甜头,让他心甘情愿地卖命,带兵西进,与草原骑兵交战。
朝廷到底是打的什么心思,叶白并不是太关心,反正好处给他了,他肯定会吃掉,不可能往外推,现在召集麾下的将领们,就是为了商议龙武卫的编制和成军事宜。
原本的武安军是齐装满员,甚至还超编了,中二营、中三营就是这么来的,加上杨延昭所部,还有叶白身边的亲卫营,战兵足足有15万之多。
按照朝廷给龙武卫的编制,再补充5万人马,就可以达到满编了,这一点对于叶白来说,并不困难,在彻底收复金林府的战斗中,叶白可是击杀、俘虏了六甲卫6万多人,得到了6万多张士兵卡,加上之前保留下来的,手里的士兵卡已经超过了8万张。
这么多的士兵在手,补充5万老兵以上的士卒,那不过是小菜一碟,只要等待蒋琬招募到足够的新兵,龙武卫的编制就可以完全满编。
士兵的数量乃至战斗力方面,不需要担心,现在需要考虑的乃是将领的分配还有任务等等。
说实话,叶白也是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发愁,换成其他人,只会嫌弃自己麾下的名将不够多,但凡有一个能力出众的,那必然会安排重要位置上,剩下的位置就随意分配了。
可到了叶白这里,几乎每一名将领都可以称得上名将,都有资格独当一面,可却要将他们安排在20万大军之中,说实话,对于这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们来说,多少是有些屈才了。
此外还有一点,目前麾下的将领们,虽然还没有出现那种彼此有着生死大仇的,可到底是来自不同的朝代,大家彼此不太熟悉,熟悉的那些也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关系好,也有关系不好的。
比如赵云和裴元绍,两人可以说是“生死仇人”,还有王翦和章邯,两人虽然都来自秦朝,可一个是开国功臣,一个亡国之臣,还是战败投降的那种,两人心里要说没有疙瘩,根本就不可能。
宇文成都与秦琼、程咬金等人,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甚至于罗成的父亲罗艺,也是死于宇文成都之手,可以说有着杀父之仇,但凡罗成有丁点孝心,就不可能不为父报仇。
叶白前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历史学家,自然是不可能了解到所有历史上的文臣、武将们的经历、性格等等,只是知晓一个大概,甚至还不敢保证真假。
幸好有着刘伯温在,他出生较晚,还是文人,看的书相当多,除了看兵书,各种正史、野史都有涉猎,加上智谋超凡,对于众多名将的了解,比叶白可要清晰得多。
在刘伯温的帮助下,龙武卫的编制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原本的武安军番号已经被取消,如今的龙武卫只是被简单地分成了左右两军,两位大将军的人选是叶白亲自定下的,左军大将军王翦,右军大将军岳飞。
左军几乎就是原本的武安军,等于是直接改编,最为省事,岳飞的右军乃是一支新建之军,只有原本的中二营和中三营,薛仁贵被任命为了岳飞的副将,辅助他统兵。
既然薛仁贵编入了右军,秦琼、李嗣业这些来自唐朝的将领,自然也就要一起编入到右军之中,日后的右军,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由唐宋两个朝代的将领们组成。
加上秦琼的前营,新建的右军也只有三营兵马,距离满编还差着两营,需要重新组建。
左军调走了一个前营,自然是要新建一营,补齐编制和人员,这些事情都被叶白交给了刘伯温和戏志才两人。
如今地位提升,叶白也不会把人事权握得太紧,左右两军之中,除了两位大将军,以及下属各营的裨将之外,剩下的他一个都没有任命,全部都下放给了两位大将军。
以王翦和岳飞的能力,任命的将领,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也更加符合他们的用人习惯,同时还能够省了叶白一些事。
各营主将并不困难,章邯、徐达、周亚夫、赵云、秦琼、薛仁贵、张辽、徐晃、张宪、尉迟恭等十人,就是左右两军的十营主将。
各营主将之中,并没有杨家将的名字,不是无视了他们,而是刘伯温有新的想法。
杨家父子统兵3万,坐镇天庸关,抵御蜀国的进攻,责任重大,也不能擅离,几乎是常年驻守边关,这支兵马是不能调动的。
若是将这支兵马纳入左军的编制,日后左军出征,无端端地就少了一支部队,实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便于指挥,刘伯温建议将天庸关的驻军单独建营,直接由叶白亲自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