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功道:“国忠,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要调查你,而是我想要跟你合作。”
“跟我合作?”
田国忠愣了一下,随即想到秦建功是劳动局长,需要安置大量的闲散人员。
在城里,长期得不到工作,是容易出乱子的。
“叔叔,你是想让我帮你安置待业青年?”田国忠问道。
秦建功道:“有这个想法,不过,不是强求,而是请求。”
田国忠道:“叔叔,现在国家已经放开一些政策,您完全可以运用这些政策安置大量的待业青年,比如小商品经济,又比如地摊经济……”
秦建功:“你这些想法都不错,但问题是他们连本钱都没有,如何去进货?”
田国忠:“可以搞小额贷款啊!”
“啊?”
秦建功不解地看着田国忠。
这个年代,对于贷款还是比较陌生的。
即便秦建功是高高在上的局长,也很少接触贷款,即便听说过,那也是公对公的贷款或拆借,而小额贷款,他真是闻所未闻。
田国忠道:“小额贷款就是针对个体户开设的贷款方式,每一次的额度不高,最低可以低到几百元,最高也就高到万元而已。”
秦建功想了想,摇头道:“这个事情估计不好弄,因为我们单位不从事贷款业务,再说了,我们就算把钱贷出去了,怎么保证收回来呢?”
田国忠也知道自己的理念太超前了。
即便是后世,小额贷款也是等网络极度发达的时候,才真正实施,而在毫无网络基础的八十年代,这绝对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事情。
他当即说道:“这个事情可以以后再说,不过,你们完全可以多搞一些技能培训!”
“这个业务,我们倒是一直都在做,但参加的人太少,而且,我们有能力搞培训的老师也少。”秦建功叹道,“另外,现在各大工厂也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我们劳动局再举办同类型的培训的话,会不会太浪费了?”
田国忠道:“工厂举办的技能培训针对的是本工厂的员工,而且,他们都非常注重师带徒的师承关系,培训的技术也往往都是高精尖的技术。”
“而你们举办的培训就不一样了。”
“你们针对的是社会上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待业青年,根本就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只需要能够挣钱养家的技术就行。”
“比如泥瓦工、木工、通下水道、补鞋补胎等。”
秦建功本来只是想跟田国忠闲聊而已,却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能够提出一些可行性非常高的建议,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问道:“除了搞培训之外,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田国忠道:“其实想要安排待业青年,有三条途径。”
“哦?哪三条?”
秦建功是真的震惊了。
面对大量的待业青年,他们早就焦头烂额,想了都快一年了,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而田国忠却能随口就说出三条途径,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第一是培训,让待业青年拥有了技术,找工作也就变得简单了。”
田国忠道,“第二是鼓励办厂开店子,只要工厂多,店子多,工作岗位就多了,安排的待业青年也就多了。”
“第三条途径办教育。”
“呃?办教育?”
前面两条路,秦建功都能够理解,但这第三条途径,他是真的一头雾水。
解决就业问题跟办教育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