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赫泽坚持只要二十。
后来常顾明说,项目如果成功,并且这个项目能运作下来,赚到大钱,那就分百分之三十。
解赫泽同意了,还说风险同当。
如果这个项目失败,要赔偿违约金,他将担当百分之三十的违约金。
当即,常顾明带着解赫泽去见德国工厂的女经理安娜。
解赫泽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常顾明便给解赫泽取了个名字,叫常顾白,对外便称是他的亲弟弟。
让常顾明没想到的是,解赫泽在见到德国人安娜的时候,解赫泽一口流利的德语,让安娜深深折服。
解赫泽已经不记得,他自从入伍后,就一直在学习各国的语言。
他深知做为一位军人,不仅仅是会打枪作战,更要懂得各个国家的局势和政治动向。
而要了解这些,当然就要学习各国的语言。
他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还有阿拉伯语。
当初他和沙巴尔特国的亲王谈判卖武器时,就没有用翻译,是他亲自与沙尔巴特国的亲王谈下来的。
解赫泽说,不管能不能贷到款,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
走一步看一步,路走不通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地来打通。
解赫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部队时,向来都有谈判专家的称呼。
德国家电工厂的经理安娜与解赫泽座谈了一会,她被解赫泽所说的合作后的前景给说服,当即便答应与常顾明的工厂签订合作协议。
常顾明欣喜不已。
解赫泽看了德国工厂提供的合作协议,他在协议中,把几条霸王条款给争取到废除,重新拟定协议。
最终解赫泽为常顾明的工厂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把风险也降到了最低。
合作协议是签订了下来,可常顾明还面临一个巨大的困难,这个合作项目需要几百万的贷款才能做得下来。
可解赫泽下意识就觉得这个贷款不难办。
这个项目是国家为了推动技术引进和促进对外贸易而拉过来的,对企业是有一些扶持政策的。
解赫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部门,了解了相关的扶持政策。
果真,有了这个合作协议,便可以向银行申请优惠贷款,利息比一般的贷款要低很多。
不仅在京市通过国家可以帮助贷款,到了鲁省青市,也可以通过当地的外贸扶持政策而贷到几百万。
两边的贷款加起来就可以凑到九百万。
京市这边的贷款有国家的工作人员帮助,仅仅两天就批复了下来。
这天,常顾明与解赫泽开车前往鲁省青市。
常顾明由于跳河受了寒,这几天一直身体不太好。
倒是解赫泽,身体底子好,同样受了寒,可他一丁点事情都没有。
这一路前往青市,都是解赫泽在开车。
半途在旅馆睡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晚上才到青市。
这一路来,常顾明常对解赫泽说,解赫泽是他的救星,是他的贵人。
如果没有解赫泽,这世上就没有了常顾明。
没有解赫泽,常顾明的家电厂也铁定会倒闭。
到了青市后,常顾明先是带解赫泽去派出所说明情况,让派出所给解赫泽办理一个新的身份。
解赫泽已经失忆,无法找到他的家人。
可他需要正常的生活,势必要有个身份。
这年代没有网络,也无法查到解赫泽的身份。
派出所只能向上级部门报告后,按无户口人员给解赫泽办理了户口本和身份证。
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名字就叫常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