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十七年,段惟和病了,比以往病的都重。
他这个年纪,用现代人的目光来看,正值壮年。
加上他平时有锻炼的习惯,一直以来,身体都不错,就算是病了,也恢复的很快。
一开始大家也都以为是小风寒,段惟和怕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会过给她,还让齐姣回华阳宫。
虽然现在位份是皇后,但齐姣并没有迁宫,地盘够大,离坤清宫又近。
她在华阳宫花了不少心血,住的也比较舒心,搬不搬都无所谓。
段惟和不让她陪,但她如今是皇后,自然不能避开。
段惟和对她不错,又有多年的感情在,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在这种时候抛下对方不管。
就连后宫其他人也都想起了自己的职责,想着要怎么安排侍疾。
宣妃离的近些,早就风风火火地过来了。
容妃和仪嫔也紧跟其后,接着就是恪妃和王嫔。
宫里的位份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后面齐姣封后之后,也只是将贵人提上了嫔位,恪嫔升了妃,大致的格局没有变。
容妃和宣妃位份没升,但段惟和给两个孩子的王位倒是大方。
但几人连住所都没有改变,像仪嫔,单纯觉得自己孤家寡人,去哪住都是住,无聊的很。
在承乾宫住的宽敞,还能和容妃作伴,只要容妃不嫌弃她,就能一直住下去。
王嫔就更别说了,和恪妃的感情一直不错,加上还有槿声在,就更不舍得了。
对于宫妃侍疾,段惟和的态度是不需要,过给其他人也不好。
前两日还好,只是有些低烧,精力不济,今天却是直接起高热,多多少少有些神志不清。
齐姣趁着众人都在,简单说明了情况,就要前往乾清宫。
几人现阶段知道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齐姣处理宫务。
宫里平稳了这么多年,管起来也不麻烦。
齐姣也没有一直大包大揽,管理也麻烦,如今只是重新分了分,让众人管着。
而齐姣,则是去批折子去了,人是病倒了,折子还是一批批的来,没有感情的折子。
昨天段惟和觉得身子好像好些,就硬要去上朝。
已经两日没上朝,对于一个素来勤政的人来说,算是少见,也是为了安安群臣的心。
倒是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只是一回来就倒下,这会连清醒都没有。
现在人还睡着,这些情况下,自然批不了折子。
齐姣批折子也算是资深了,放下宫务之后,也能处理的过来,还能盯着段惟和喝药。
现在最重要的情况是,百越那边的战事还没结束。
虽然已经进入后期商量赔款阶段,但也不能说一定可以谈的拢,谈不拢还得打。
长安是主将,长宁在那边议事,都回不来,送到京城的政务也不能拖。
不是十分紧急的话,长安长宁也处理了。
“请这几位大臣过来乾清宫议政。”
赵进宝应是,段惟和病的时候就交代过他,不管大事小事,现在一切听皇后娘娘的,有个主事的人在,赵进宝干着活,心里也踏实。
这几年的时间,齐姣已经从屏风这后走到了明面。
段惟和带着她议政,几位大臣已经眼熟了,但由她主导的,还是第一次。
到的时候,大家脸上还有些异样,听御医说了皇上的情况之后,倒也无可奈何,起身都做不到,这不是在折腾病人吗?
自然不能置皇上的身子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