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勉强活下去,就不会有人想着去流血流泪。
除了火力镇压,也凭着这个,这个边关都安稳了下来。
汪淑竹觉得自己对这个很感兴趣,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也是一个好商人,毕竟,经营的铺子从未亏损过。
加上和齐姣的合作,扩张,现在她手里的资产可不少。
对汪青锋和汪长善来说,女儿/妹妹这些年过得就不舒坦,现在想要折腾一下生意,也很正常,反正有他们兜底。
两人分别塞了不少银子,有些还不是银票,一看就知道是之前打仗的时候留下来“战利品”。
不管是收藏还是倒卖,都很有价值。
除了这些,其他的铺子,地契都在京城,留给妻子,毕竟,几个孩子的婚事,没少需要这些。
他们在军营,反倒不需要这么多。
“三哥现在就只剩这么多了,你先拿着。”
汪淑竹有些哭笑不得,缓声道:“以前娘留给我不少嫁妆,又都是赚的,我不缺。而且,谁说做生意要这么多钱?“
汪长善虎目一睁,不容拒绝的语气,“我看那些游商,都说要有些家底才能准备货物,娘给你的是娘的份,三哥是三哥的份。”
这话听的有些绕,但汪淑竹听的清清楚楚的,因为这番话在三哥来之前,父亲就过来说过了。
这些好意很难拒绝,她也不想拒绝,大不了就当做是入股。
她现在是自由的,不用畏首畏尾。
想着,汪淑竹勾起一抹笑,原本白皙的肤色如今也有了小麦色的趋势,但生机蓬勃。
就算以后后宫的人有可能见到她,估计也不敢认。
对于汪淑竹的新事业,长安她们举双手双脚支持,这个对边城的管理很有益。
根据汪淑竹的打算,一部分是官方商会,价钱方面会更合理,就算是荒年,也能保证粮价不虚高。
另一部分才是她自己的,也不必像其他其他商队一样要花大量的时间控制,百利无一害。
迅速找到想干的事业之后,汪淑竹整个人都焕发生机,整天往外面跑。
反正金嬷嬷是见不到人了。
哪像从前,还能时时刻刻守着。
但她也适应良好,闲来无事就出门买好今天要给小姐做汤的菜,再慢慢悠悠的回来。
一路上还能和不少人说说话。
出去摆摊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年纪轻,有体力的早就去工厂做工了,边城的机会很多,也不会放过一个劳动力。
像这种摆摊,也有专门的人来管理,不用担心有人来抢东西,赖账。
年纪相仿,这就导致金嬷嬷和她们很有共同语言。
虽然金嬷嬷自觉自己是大户人家出身,但在宫里那些年,门第可没那么重要,那点眼睛长在头顶的傲气也没了。
人老了,可不止是年纪上去,人情世故也得上去,不然会给小姐惹麻烦。
最重要的是,看着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哪会想着摆什么谱子。
她们其实也不知道汪家有多厉害,更多的是一种敬佩和崇拜。
在她们心里,汪家人和将军一样,都是保护神般的存在,自然不会伤害她们,流露出来的感情也不是惧怕。
对恶意好像也没那么敏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