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外面是泥地,几人都穿了修身的衣裳,皮制的鞋子,如此便不用怕泥水了。
木宝宝对捡鱼也很有兴趣,但她决定留在家里陪着小哥哥,小哥哥生病了呢。
桑叶几人到河边时,河边已是没剩下多少村里人了,且大多数是孩子。
三岁到六岁的孩子,男女都有,在这里捡鱼。
小一点儿的孩子来河边不安全,大一点儿的孩子要在地里做事了。
这些都是上官全告诉桑叶的:“我也是从村民那得知的。”
“这里的孩子除了十分受宠,和太小的外,其余的都要做事的,没一天能闲着。”
当时他在想,幸好他是出身大家族,否则这样的日子他是一天都过不下去的。
桑叶的感触也颇多,此刻,他终于明白祖父说的,要多出来走走,多看看百姓生活的意思了。
若他没出来走走,只看书本上的,哪里能见到这些,更不会明白很多事的。
多亏了宝宝,是她带他出来的。
“之前宝宝她家便是过这样的日子?”
上官全道,“我有问过村里人。”
“村里人说宝宝家的日子,在村里算是不错的。后来,宝宝家做生意了,日子更好了一些。”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我还听村里人说,宝宝不是木家的孩子,是木家人在山里捡到的。”
桑叶十分惊讶,低声道,“真的假的?”
“看木家那宠宝宝的样子,宝宝不像不是木家人。”
木家人有多宠宝宝,他可是亲眼看到过的。
上官全道,“应该是真的。”
“村里人说,宝宝的亲奶奶和亲生父亲来找过她,想利用她来换钱,被大伙儿收拾了。”
“我听村里人那意思,是木家生了太多的儿子,没一个女儿,便盼着要一个女儿。”
桑叶哦了一声,大家族也有这样的,生不出来女儿或者儿子,便会从族中过继一个,却不会捡的。
“上官少爷,这件事不要提起。”
上官全点头表示明白,他又不傻,才不会在宝宝他们面前提起。
两人带着护卫站在那,引起了河边村里人的注意,也只是引起注意。
河边的大人孩子该干嘛便干嘛,并不会多关注。
对他们来说,关注这些大家族的少爷又不能让他们吃饱饭,还不如多抓几条鱼得好。
……
木宝宝喝着鱼片粥,凑到花韵的面前看:“二师兄,谁写的信呀?”
花韵轻敲了下她的小脑袋,好笑道,“宝宝,这不是信,是拜帖。”
“可是,我之前见过的拜帖不是这样的。”木宝宝不解的看着这封信。
花韵解释道,“这是用书信方式写的拜帖。”
“宝宝见过的,那是更为正式的拜帖,这种是先询问主人的意思,得到同意再送上正式的拜帖。”
木宝宝明白地喔了一声,“二师兄,是谁送来的拜帖呀?”
“我们才回来,应该没谁会送拜帖的。”
花韵将看完的信递给了护卫,才道,“是本地的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