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和村长说一声。”
村里人都各自去拿东西了,也有去通知村长的。
“相对来说,还是杏子村要哦舒服一些。”郑星光有些怀念的说道。
“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和算计,更没有那些腌臜的事。”
村里人相对要淳朴一些,便是有小算计也不是要人命的那种。
桑叶三人都是第一次来杏子村,暂时发表不了意见。
木宝宝奶乎乎地说道,“是的,村里人要好很多的。”
“小哥哥,咱们赶紧回去,晚点儿就不好走啦。”
前脚,木宝宝一行人到了家门口。
后脚,村长几人便带着不少东西和钥匙来了。
村长赶紧将大门打开了,又将钥匙递给了木平平:“平平,你和宝宝离开时再把钥匙给我。”
“这些日子,我时不时就让儿孙来你家打扫打扫,在堂屋住上两日。”
“这房子啊,得时不时有人住才行。若是长时间没人住了,很快就会坏的。”
拿着东西的村里人,自发开始帮忙收拾。
有帮忙卸下牛车上的东西的,也有收拾屋里屋外的。
护卫们也忙碌了起来。
木宝宝一行人和村长站在屋檐下聊天。
堂屋还未收拾出来,这会儿满是灰尘。
“村长,真是不好意思,我们突然回来。”木平平歉意道。
村长佯怒,“平平,你说这话,我可不爱听。”
“这里是你们的家,你们想何时回来便何时回来,哪有这样说的。”
“再说了,若非你们一家心善,村里不会有私塾,村里人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好。”
他习惯性地想旱烟,又在看到几个贵公子后止住了念头,“就拿你家的烤肉来说,村里那几家赚得可不少。”
虽然是木家出烤肉料,这几家每个月要给一部分银子给木家,可这几家赚的也不少。
新房建了,时不时便能吃上一顿肉,还能扯上一身新衣。
村里不知多少人羡慕这几家,后悔的更在少数,还有很多想和这几家一块做生意,或者是结亲的。
这几家也是清醒的,结亲选好人品的,一块做生意那是不可能的。
桑叶几人不参与这个话题,站在那看下雨。
木宝宝拉着郑星光这里溜达溜达,那里溜达溜达,时不时帮点儿小忙,得到了村里人的夸赞,乐滋滋的。
木平平脸上的笑意不变,“这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对了村长,村里的私塾如何了?”
村长明白他这是不愿意多说这件事,便顺着他的话说,“很不错。”
“我按照程先生说的,村里的私塾男女孩子都收,但要看人品,且在私塾里闹事的一律赶出去。”
“连镇上有几家大户人家,都将孩子送到私塾来了,县令大人对私塾也颇有照顾。”
其实,他也明白,县令大人对私塾颇有照顾,是看在程先生和邓大夫的面上,是想走他俩的关系。
木平平也是清楚这些弯弯道道的,“私塾里可有孩子学得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