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这方面,比咱们更能感知到。”
有经验的村里人,会根据动物们的情况来判断一年的收成和天气等等。
木宝宝哇哦了一声,星星眼,“爷,村里的老人好厉害呀,能知道这么多事。”
木老爹摸了摸她的头,笑呵呵地说道,“活得久了,自然会学到很多东西。”
“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
木宝宝竖起大拇指,“祖辈也好棒好厉害,能知道这么多。”
木老爹几人皆是笑了起来。
“老头子,咱们要不要再多囤点儿吃的这些?”朱氏问道。
这些天,家里是囤了不少吃的。
木老爹琢磨一番,道,“再囤一些。”
“小心点儿,不要被人发现了,容易带来祸端。”
朱氏应了下来,准备回去后多囤点儿米面这些。
一家人继续转庄子。
转完整个转子,家里人已是清楚要如何利用起这个庄子了。
“那几个院落不动,咱们来这里住,或者招待客人正合适。”
“厨房这些也不动,另外的地方用来种地和喂养鸡鸭鹅猪是最合适的。”
“这个天气太热,咱们先少喂点儿鸡鸭鹅和猪,看看情况再说。”
木宝宝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她对角落里搬家的蚂蚁更感兴趣。
她蹲在角落里,乐滋滋地看蚂蚁搬家。
忽然,极为吵闹的知了叫声响起。
“这时候有知了了?”木宝宝吞了吞口水,想起了香喷喷的炸知了。
“奶,奶,我想吃炸知了!”
家里的日子不错,奶奶应该会同意的。
朱氏,“……行,等下让你大伯给你抓知了,咱们炸一盆来吃。”
家里的日子好了,不用省着那点儿油。
“今年的知了是提前了啊。”钱氏蹙着眉头,“往年没这么早。”
王氏嗨一声,“往年也没这么热,今年热得不行。”
她用绣帕扇着风,“便是站在阴凉的地方,也很热。”
妯娌三人在那说着天气炎热的事。
木宝宝在那听知了的叫声,不停地咽着口水,美味的知了。
一家人在看完了庄子和地里的情况后,赶在午时前回了融都。
他们倒是想留在庄子上做饭,奈何庄子上没有冰盆,实在是热得受不了。
马车径直往木家走。
正走着,木宝宝听到了百姓的议论。
“听说没?定王正在施粥送药,他可真是个好人。”
“这好端端的,定王为什么要施粥送药?”
“听说是定王察觉到最近天气炎热,很多百姓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施粥送药的。”
“不是,定王都知道这个天气炎热了,还施粥,不怕烫死人吗?这么热的天,定王该送凉水送冰啊。”
木宝宝的小脑袋点啊点,十分赞同,这么热的天喝粥,会烫嘴的。
她家早上都没喝粥了,都是昨晚剩下的稀饭,在井水里放了一晚上,早上喝可好吃了。
“大家快去城北那边啊,定王安排的人正在施粥送药!”有人吆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