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谋长刘志国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如炬。
"方总工,你这份提案,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层面,而是整个军队的思维方式和作战传统。"
方宇微微一笑:"刘总长说得对。这确实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但历史上每一次军事变革,都伴随着思维模式的转变。从骑兵到坦克,从帆船到军舰,从弓箭到火炮,无不如此。"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军官。
"龙国军队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我们没有西方国家那样的军事包袱和惯性思维。”
“我们可以直接跨越式发展,借鉴未来战争的经验教训,打造一支真正适应未来战场的现代化军队。"
这番话令会场内的气氛为之一变。
几位年轻将领开始低声讨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方总工,"南部战区司令赵国强中将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你的设想改革,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转型?对作战能力会有多大影响?"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方宇点点头。
"我的建议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择两到三个精锐师进行试点改革,时间大约半年;第二阶段,根据试点经验,调整完善方案,在全军推广,时间约一年。”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全军改制完成。"
方宇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战略要点。
"在转型期间,我们可以优先改革战略要地的部队,确保国防安全不受影响。”
“事实上,完成改革后,我军的实际作战能力将提升30以上,特别是在快速反应和联合作战方面。"
军委副主席林虎一直沉默不语,此时突然发问。
"如果这样改革,我们的军队编制与毛熊和鹰酱相比,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方宇胸有成竹:"与毛熊国相比,我们的编制将更加灵活,指挥链条更短,反应更快;”
“与鹰酱相比,我们虽然在技术装备上有差距,但在组织结构上将毫不逊色,甚至更加先进。”
“更重要的是,这种编制模式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军情,能够充分发挥我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应变能力。"
林彪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表情依然严肃。
"那么训练体系呢?如此大的变革,必然需要配套的训练改革。"
"完全正确。"方宇郑重点头,"我已经准备了配套的训练改革方案。"
他从文件夹中取出另一份文件,分发给在座的将领,"这份文件详细说明了新编制下的训练标准、内容和方法。核心是强化联合作战意识和能力,培养全能型指挥官和士兵。"
总参谋长刘志国翻阅着新文件,表情渐渐舒展。
"这份训练方案确实考虑得很周全。特别是这个"红蓝对抗"训练模式,很有新意。"
方宇解释道:"红蓝对抗是未来军事训练的主流趋势。”
“通过模拟实战环境,让部队在近似真实的对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极大提升实战能力。"
会场内的讨论声渐渐热烈起来。
年长的将军们虽然仍有疑虑,但态度已经软化。
年轻军官们则显得更加积极,甚至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