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梁看出他的犹豫。
他悠闲地伸了伸腿,呵呵一笑。
“若尚书大人不愿,大公主也不勉强。那万万担粮,她还是献到边疆去吧。”
“不,”户部尚书急得脸色通红,左右为难,犹豫半晌,终于答应下来。
“行,明儿早朝,我就向皇上进言。”
户部尚书为了粮食,果然拼了老命。
隔天就在早朝上说宋谨央捐万万担粮的事。
“陛下,大公主长于乡野,却心系百姓,当真是皇家的楷模啊。”
此话一出,全朝震惊。
几位成年的皇子面面相觑。
这句话,分明是有所指啊!
皇子们脸色纷纷变了,阵青阵红,好不生动。
燕王跨前一步,紧接着表态,愿意追随大公主的脚步,献上千担粮食。
这么一来,宋王等人就被动了。
冷着脸,不得不随声附和,也愿意献出米粮。
不一会儿,殿外来人禀报,有皇子的宫妃,愿意替自家未成年的皇子,捐些粮食。
虽然心头在滴血,但形势比人强,有了宋谨央起头、燕王附和,心中不愿捐粮的,也只能强忍痛意,表示愿意捐粮。
不过一个早朝,灵州缺粮的问题瞬间得到解决。
户部尚书离殿时,脚下生风,整个人神采奕奕。
宋王却一脸怒容地回到府中。
把宋谨央里里外外骂了个遍。
可不论他如何生气,实打实的银子或粮食要交出去。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弄到手的东西,还没捂热就要捐出去,气到呕血。
孟山长一颗心都在孟知秋的戏上。
等到孟二爷休沐的时候,亲自带他去听了一回戏。
回到府中,孟二爷神情格外凝重。
孟山长征求他的意见,着眼点仍在如何查证事情的真实性。
孟二爷却始终一言不发,孟山长问得急了,他才凝重地看向孟山长。
“大哥,此事重大,已非孟家一家之事。”
孟山长懵逼。
孟二爷将最近朝中、灵州发生的大事告诉他。
孟山长听完,腾得站起身来,焦急地屋里来回踱步。
他虽是文人,平日关心做学问,却并非完全不懂朝政。
他突然停下脚步,“宋王的封地可是灵州?”
“正是!”孟二爷郑重其事的点头。
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惊惧。
宋梁一得到灵州来的消息,立刻赶往正院,告诉宋谨央。
“央儿,灵州之事果然有猫腻。”
灵州的确受了灾,县府却用受灾掩藏更大的真相。
“灵州今年降产,县府为了掩盖真相,刻意任由蝗灾肆虐。”
宋谨央死死攥紧手中的帕子,眸中射出冷厉的光芒。
“父皇知晓吗?”
“县府上下皆隐瞒真相,若非我的人长驻灵州,熟悉当地的情况,只怕也不可能查实真相。”
灵州,是宋王的封地,又曾做过三年灵州太守。
她就不信,灵州减产之事,宋王会一无所知。
她眸光一闪,“阿留,去顺天府大牢,问潘灵灵,他们家可还有什么亲戚?”
等阿留离开后,宋梁凝着眉问道:“你是怀疑绿菊之事不简单?”
宋谨央点头。
“这世上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几株绿菊,怎么值得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铤而走险?除非……”
“除非为了掩盖更大的真相!”
宋谨央抬眸看向天际的云彩。
希望,宋王能够争气点!
如若他当真做了危害大乾的事,就别怪她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