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到了二十二岁的时候她已经回家了,要是遇到了合适的也已经结婚了,那些人也说不了什么。
这理由是宁兰珍自己想的,她也非常确信这个理由。
但她也不会将自己的猜测和那些人说,只是道:
“哎,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我和她爸还有她哥哥们都不放心。
当初她硬要响应政策的召应来支援,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支援是支援,她以后肯定是要回家的,况且我们也舍不得她远嫁,她嫁人肯定得要家里同意才行的。
虽然说现在都流行什么自由恋爱,但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也不能少啊!
别说咱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米都多了,结婚对象肯定是要让家里人掌掌眼的。
之前不让她远嫁是怕她遇人不淑,被人骗了,想着在身边能够照应一些,我们也要放心一些。
但现在看到小李还是挺不错的,只要她自己找的人靠谱,她坚持的话,我们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那种棒打鸳鸯的人。
当然,要是不靠谱的话就另说了,我们也不是狠不下心的人。
不过小李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相信他不会让我家囡囡受委屈的。
要是他让我家囡囡受委屈了,我家老姜也不是吃素的。
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她,多一双筷子的事情而已,我家娇养的姑娘可不是让人欺负和作践的。
至于到二十二岁再结婚,现在她还是个小孩子,哪懂得带孩子啊。
等年纪稍微大了一点,懂事了一点,成熟了点,再生孩子更好。
再说现在生孩子还是太早了,孩子生对母体的伤害太大了。
毕竟她们自己的身体都还没发育全了,自己都还在长身体,哪能生孩子。
生孩子稍微晚一点好,起码得等自己发育全了再说,所以才让她别那么早结婚的。”
听到这话,这些打听的人都有些懵,毕竟在她们的认知中,女孩子来了例假以后就长大了,等到了十六七岁就可以结婚了。
而且大家都说孩子是越早生越好,毕竟早生晚生都是要生的,早生早享福。
而且趁年轻生完之后恢复也要快一些,所以大家都是早生的。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要晚生的,不过鉴于宁兰珍的身份,她们也不好反驳,甚至有些人还相信了。
毕竟宁兰珍是城里人来的知识分子,还是厂长夫人,对于这个总不能框她们的,框她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是她对别人这么说,可能是还是见不得别人这么好。
但她是这么交代自己闺女的,而且宁兰珍对自己闺女还非常疼爱,她总不能害自己闺女吧,所以这事十有八九应该是真的。
而且作为过来人,她们也知道一些东西,有些人生孩子就是因为年纪太小了,生孩子时就容易难产。
那些二十岁左右的人,生孩子确实要轻松一些。
想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想来是因为自己都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原因,毕竟十六七岁还长个的也确实不少。
因此在场有不少家里有适龄闺女的,又比较疼孩子的,都准备将相看人的时间是往后缓一缓。
十六七岁结婚确实是太早了一些,但二十二岁再结婚生孩子确实是晚了,起码也要等到十八到二十岁再说,最好还是十八岁相看,十九岁结婚,到二十再生孩子刚刚好。
至于别人说什么老姑娘不老姑娘的,还是没有自家闺女的命重要。
其实这些人的目的宁兰珍心里一清二楚的,活了这么多年了,谁不是个人精。
不过说实话,对于姜琦在村里的名声,除了懒得点和败家了点,竟然没有其他恶名,这个宁兰珍还是挺惊讶的。
自家闺女是什么样的,没有谁会比她这个当妈的更清楚了。
要是以之前的性子,其他的不说,和人吵架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除了自家人和想到她那里占便宜的人应该是没人会这么哄着她的,和别人干起来那是肯定的。
但也没听说过她和谁交恶过,想来这都是魏薇的功劳了。
说实话,宁兰珍真的觉得魏薇就是姜琦的贵人,是她们姜家的贵人。
至于这些人说的魏薇和姜琦的懒和败家行为,宁兰珍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的,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她并不觉得不会干农活,不想干农活就是懒。
对于农村人来说,靠地吃地,不干活,不干农活,确实是懒,这没什么可辩解的,但是姜琦和魏薇不一样。
她们以后都是要回城的,是有家里给她们兜底的,以后是会有工作的人,所以她们并不需要干这些事情。
农活这东西,即使她们目前在乡下,不会也没有什么的。
反正她们以后会回去的,不要靠这东西吃饭,现在的话,有家里给她们兜底,她们也饿不到。
所以懒不懒、会不会的,并没有什么的,反正过两年她们就不需要干了。
至于败家,家里又养得起,又不是什么大事。
钱挣来就是用来花的,他们当父母的这么努力挣钱不就是为了能让孩子过得好一些吗。
有钱都不给孩子用,抠搜这抠搜那的,那他们努力挣钱的意义是什么。
而且她们花钱也并没有大手大脚的乱花,没有买那些不该买的东西。
买的都是生活需要的东西,衣服是需要穿的,那些菜是需要吃的。
买吃的东西,买衣服,这并不能说是大手大脚,这些钱都是必须花的钱。
更不要说她们又不是不能挣钱,即使她们不会干农活,但在乡下每年挣的那一百多块钱和那些粮食都已经够她们用的了,够她们吃的了。
请问有多少个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就能将自己养活还养的这么好的。
自己挣的钱自己花又没有什么,至于养家,那是男人该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