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昭点点头,乡下的小娘子看人的眼神儿直勾勾的,她们对男女大防没有什么意识。大婚在即,须得小心行事。
老板娘把泥炉、陶罐、木炭和火折子都送来了,陆北在廊檐下生了火,提着自己带的小水桶去水井里打水,用银针试了试,洗干净陶罐后,再打水烧开水。
寝屋的窗外是稻田,再远处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陆北把客栈的周围都查看了一番,左边是一家粮铺,右边是一家小布庄。
粮铺边是一间小饭馆,接着是一间点心铺子,一间小医馆挂着“百草园”的招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陆北看着一家家的小铺子,笑着说。
陆北和云昭在小镇上溜达着,云昭打量着双峰镇,摇摇头说:“十六年前我们一家离开云家村时,我才三岁,对这双峰镇我一点点印象都没有了,云家村在哪里我也不知晓。”
陆北笑道:“找公子的姑母家很好找!你姑丈是屠夫,姓杨,刚才客栈的老板也姓杨,我们稍加打听就知道了!寻亲不急,先把镇子从头到尾看一遍。”
云昭觉得小师兄说得有理。论江湖行走经验,还得是小师兄!
不少农户背着竹篓,里面装的青菜或鸡蛋摆在路边卖,也有几个卖柴火的汉子、卖布鞋的大娘坐在路边摆着小摊。
偶尔有几个妇人上前询问价钱,买一把青菜或几个鸡蛋。
小镇路边的矮岸下有一条小河,三三两两的妇人在河里洗衣服。
陆北在镇尾看到了朱记豆腐坊,年前陆北在灵县收加盟费时,灵县的如意楼,豆腐也是一家独大,没想到在这小镇看到了朱记的产业。
豆腐坊前有不少农妇在买豆腐,也有拿黄豆来换豆腐的。
云昭看了豆腐坊的迎来送往也感到欣慰,豆腐也是念念琢磨出来的吃食,不知不觉中,随州和宿州到处都有豆腐坊了!
“公子,我们回客栈去用膳,然后打听姑母家在哪里。”陆北打量着路边的摆摊农人说,“刚才我们看到的屠夫才二十来岁,不是姑丈!”
“不是,姑丈比姑母大了十八岁。姑母今年四十岁,姑丈五十八,应当很老了,比里正爷还老!”云昭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年轻的屠夫。
正巧,屠夫也望了一眼云昭。
造孽啊!姑丈大了姑母十八岁!
陆北在心里骂了一句那个寡妇,把一个没及笄的小娘子嫁给一个大十八岁的屠夫,陆北的刀快按不住了。
幸好那屠夫对姑母极好,只不知这么多年过去了,是不是还是对姑母一如既往的好!
回到客栈后,老板娘的儿媳妇已经把饭菜做好了,一盘辣椒炒五花肉,一盘长豆角炒豆腐,一海碗鸡汤。
在这山沟里,有这吃食也算丰盛了。
吃完饭,老板娘来收拾碗筷。
陆北笑眯眯的说:“婶子,我向你打听一个人!”
婶子同样笑眯眯的回答:“小郎君,只要是我们镇子上的,婶子基本都晓得。不是镇子上的,那我就不清楚了。”
“无妨,婶子如果不晓得,我们再另外打听!”陆北瞥一眼婶子,问道:“镇子上是不是有一个姓杨的老屠夫?他现在还在当屠夫吗?”
婶子笑着说:“小郎君,老杨屠夫是我公爹,你找他做甚?”
云昭惊讶的看着老板娘…
陆北:好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