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斯克点点头,道:“如果龙国方面真的可以这样,我们欧盟区会积极跟进。”
此时,正在看直播的白头鹰高层心态崩了。
“法克!这不完蛋了吗?他们真的合作了,那汽车市场份额都被他们抢占了呀。”
“如果杨辰说的数据都是准确的,我们的百姓用不到这么便宜又好用的汽车,他们肯定会闹腾起来。唉……该死的杨辰总是给我们不断制造麻烦。”
“完了,我们的汽车工业要彻底完了。所以,我们还要花钱给汽车行业补贴吗?我觉得我们的汽车行业太落后了,继续砸钱补贴也没用,还是别浪费钱了。”
“你疯了啊?不给他们补贴,那些汽车行业工人不得又上街了?该花的钱就得花,不能省,只要他们不哭不闹,这些钱就花的值得。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是不是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力了?我感觉龙国人说的很对,未来可控核聚变一定会成为现实,月球上的资源足够人类用电上万年,那时候电价肯定非常非常便宜,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很畅销。我们现在不发力,将来连汤都喝不到。”
“唉……道理谁都懂,可是你们谁去应付那些石油大佬?马上来的换届选举,我们还想不想赢了?有时候我也觉得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缺陷太多了。”
……
龙欧座谈会结束,杨辰陪同欧盟代表们去享受国宴。
此时,正在观看直播的各大新能源汽车老总们一秒钟也不敢耽误,立刻打电话终止采购锂电池,没用完的该退就退。
已经生产出来的车子该降价甩卖就降价甩卖,趁着星辰汽车还没有正式上市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会有人买,一旦星辰汽车上市,价格又很实惠,锂电池的车子甩卖都不好甩了。
比亚迪和宁德电池可就悲剧了,这两个锂电池世代的巨头手里积压太多锂电池了。
但是这还不是最悲剧的,最悲剧的是他们刚新增了几条锂电池生产线,投资都是几十亿规模,成本都没收回来,现在就要被淘汰了。
时代进步就是这样,一声不吭就会淘汰很多行业,不是他们不够优秀,只是时代不再需要他们了。
比亚迪吃个中午饭的功夫就制定出来了甩卖策略,秦系列各种补贴都拿完,价格来到两万以内了,真的是白菜价了。
其他车企也跟着大降价,之前很多买不起,或者不舍得买的车型,现在都可以全款买了。
车企不过是换一个电池供应商而已,对他们来说损失的无非就是今年的利润。
但是对宁德电池这样纯粹的电池生产商可就麻烦大了,积压的产品,原材料,生产线,全都废了,最难受的是他们无法生产星辰电池,现在可以宣布它破产清算了。
当晚,杨辰刚回到酒店就接到了宁德电池老总徐裕民的电话。
“杨董,你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留啊!直接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徐裕民抱怨道。
杨辰笑着说道:“时代要进步,自然要淘汰一些落后的产业和企业。不过嘛,事情也没到你说的那种地步。不如你把公司卖给我,你就不用烦恼了。”
杨辰把技术拿过去就能利用宁德电池现有的工人和生产线投入生产,省的继续扩建电池厂。
徐裕民现在别无选择,因为高层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要力捧杨辰的星辰汽车和星辰电池,借助这一波龙国和欧盟的合作,再冲击一次汽车出海行动。
如果这一次冲击成功了,龙国就可以确定汽车+电子+半导体的支柱产业了,也就可以彻底抛弃房地产了,让房价回归理性,让百姓都能享受更好的福利。
作为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徐裕民能看得懂,也相当有魄力,当即就接受了杨辰的收购要约。
徐裕民家族总计持有宁德电池60的股份,按照杨辰的一贯习惯,他一定会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然后让公司退市,由他个人全资控股,这样一来公司赚的钱就都是他一个人的了。
宁德电池当前股价16557龙币,总计50亿股,总市值82785亿。
杨辰愿意出价180龙币/股,相当于一个涨停价格,耗资9000亿买下宁德电池。
徐裕民跟家人商量一番,决定接受这个价格。
随后,宁德电池发了公告。
“经过我司与杨辰先生友好协商,杨辰先生决定以180龙币/股的价格向全体股东发起收购要约。为了避免股价波动,公司股票从现在起停牌,待召开股东大会之后再做决定是否复牌。”
很快比亚迪王总就看到了宁德的公告,他立刻自言自语道:“徐总出手真快呀!我还是有点犹豫了。”
徐总能看得出来高层意志,王总自然也能看出来。
比亚迪集团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比亚迪电池,比亚迪代工厂,比亚迪汽车。
多家投资公司给比亚迪电池5000亿估值,给比亚迪工厂4000亿估值,给比亚迪汽车5000亿估值。
王总一直想把三个业务分拆,这样电池和代工厂就可以单独上市,他就可以成为首富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个人意志始终不能违背国家意志。
徐总都行动了,王总也得赶紧行动。
王总给杨辰打去了电话,直接提出要把电池业务卖给杨辰,希望杨辰能帮忙买下,否则电池业务投入的几百亿就打水漂了。
作为回馈,比亚迪立刻采用星辰电池,不再设置过渡期。
目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龙国千万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全部采用星辰固态电池,海外市场具体需求多大还不能确定。
一年这么大的需求量,指望现在的星辰电池厂和正准备收购的宁德电池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所以收购比亚迪电池业务是个不错的选择。
杨辰最不缺的就是钱,最不愿意浪费时间,拿来就用是他最喜欢的结果。
杨辰笑着说道:“王总别开玩笑了,我刚花重金收购宁德,现在你又要我买你的电池业务,我哪来那么多钱呀。”
王总立刻说道:“杨董别逗我了,钱对你来说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高层已经表态,星辰电池每年产量必须在1500万套以上,否则难以满足汽车需求。你的星辰电池和宁德电池生产力无法满足这个产量需求,拿下我的电池业务就差不多了。我也不跟你多要,给我一个成本价500亿就行。”
杨辰哈哈大笑,道:“你现在有求于我,还跟我要成本价,有点不合适吧?我要是不收购你的电池业务,你这些都得打水漂。我不想趁火打劫,你也不能没有诚意。”
王总尴尬地笑了笑,问道:“那杨董觉得什么价位合适?”
“200亿!多一分都不要!”杨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