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承乾一下子想明白了,父皇肯定早就派人在李承乾之前出发就出发,并且因为李承乾的队伍大部分是骡子,不能像马那样跑的快。
如果父皇下达死命令,必须在自己之前赶到这个潼关,那么肯定是会用最好的马百里加急的跑。
想明白了这些,李承乾驱马上前大喊:
“孤是大唐太子,是不是孤的父皇不准你们给孤开门!”
城墙上还是没声音,但是李承乾现在站的近,能明显看到有士兵刚刚低下头看向自己,这就说明被他说中了。
随即,李承乾再次大喊:
“你们回去告诉这里的守将!孤是太子!未来的皇帝!你们现在可以不听孤的教令!但等孤登基之后,孤一定不会忘了今日在关卡下,抬头仰望你们的耻辱!”
李承乾话特别重!
无论是在大唐也好,还是在其他的王朝,皇帝,都是“礼”的代言人,所有人都必须对皇帝行礼。
礼,是被看作和“律法”同等,甚至比“律法”还重。
你如果犯了法,在大唐可以用“八议之人”给你开脱或者减轻惩罚,官员甚至能花钱免去惩罚。
但是你如果对皇帝无礼,“八议之人”都没办法给你开脱,而且皇帝还能不准你花钱消灾。
因为“礼”是阶级的证明,你犯了法,但是依然要对你有礼,陈文静买官卖官都证据确凿了,李世民都还让他进显德殿说话。
但你如果犯了“礼”,是要被律法重罚的!李恪曾经整死法雅,一句“他对我无礼”,谁都不敢追究李恪的罪名。
阶级越低的人,越要向更多人行礼。阶级越高,越多的人对你恭敬有加。
而李承乾现在说了,我这个未来皇帝亲自来,你们就算不泼水净街算了,守将不出门几里迎接就算了。
还让我现在抬头仰望你们,这不是就看不起我吗?不就是对皇室不敬吗?
而且李承乾说的是“你们”,包括了那些站岗的士兵,所以很多士兵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还是有个士兵离开岗位,来到身后问守将怎么办?
而守将确实就在城墙上站着,他现在左右为难。
放太子过去吧,那就是抗旨,别等太子登基了,现在就得死。
不放太子过去吧,那真的等太子登基后,他们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死。
正在守将左右为难之际,他的副都尉出了一个主意。
不多时,城门就马上打开了,潼关的许守将双手被绑着放在马上,马慢悠悠的出了城门。
接着城墙上的士兵就大吵大闹,乱作一团,还一边乱一边大声叫喊:
“太子抓住将军了!”
放一般人肯定想不明白怎么回事,但面前这是李承乾,一下子明白怎么回事。
这个做法就是说,如果太子你非要从这里过,那就请把我绑了,这样就不算是我主动放你的,到时候我也好跟陛下有个交代。
这样做虽然守将没事了,但是李承乾就落下一个“闯关”的罪名。
好在李承乾为人不死板,人家都主动让步了,是自己非要过关的,就不能怪人家把锅全甩给你。
而且到时候皇帝追究起来,自己还要把全部的事情都承担起来。
毕竟自己皇帝的亲儿子,他守将可不是。
李承乾明白怎么回事,驾马上前,牵起来那匹驮着被绑双手的守将的马匹,带头过关。
当李承乾过了关卡之后,还对守将说:
“告诉那个躲在关卡内的使者,让他和孤的父皇传句话。九载阿耶今不为,一声兄长星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