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转头他们就听说,苏州也出现了瓷器,说是尉迟常将军在前线缴获的战利品,此外便是肥料,那是定南州研究出来,可以让粮食亩产增加三成以上的神器。
当即就有很多豪族动了心思。
江南道虽然逐渐繁华,但说到底关中才是大康的核心。
绝大多数江南道的豪族世家,都是祖上出过大官,或者有人在京中任职。
几乎所有的家族,都渴望家族在长安有更多的机会。
瓷器这么受欢迎,不正是拿去京城走到的武器吗?
再者说着,肥料这种东西,如果用来耕种土地,使得庄稼丰收,岂不是意味着,自己在家族的地位,可以得到迅速的提升?
所以不等李氏的商铺第二天继续展出货物,就有很多豪族派人过来打听。
“萧公子,听说你们这里有瓷器,还有肥料是吗?”
“对,我们的瓷器做工精美,而且与现有的瓷器迥然不同,全天下估计只有我们有,还有肥料,那也是只有七里堡可以生产的重要物资。”
萧骞准备了两个相距甚远的店铺,分别用来展示货物。
大家的视线,首先被吸引的便是肥料,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土地多打一份庄稼,便能多养活一个人。
当大家看来,移植过来,栽在暖室之中的庄稼时,一个个眼珠子瞪得溜圆。
大家又迫不及待地去了另外一家店铺,去看展示的瓷器。
瓷器摆放在一处处木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不少豪族的大人物,纷纷惊呼出声。
“萧公子,这两件宝贝,分别卖多少钱?我们宋家全都要了。”
“老宋,你别想了。你没听说过么,李氏商行的东西,在长安那都是通过魏家扑买的!”
“是的,老宋,赶紧回去准备金银财货,不够就准备地契去吧!”
“萧公子,李大都督准备在咱们江南道,也开一个扑买行吗?”
“萧公子,扑买大会什么时候开始啊?”
热情的情绪远超预期,所有人都在七嘴八舌的问询。
“大家别急。”站在人群之中的萧骞大声说道,“我们家大都督说了,瓷器也好,肥料也罢,想要都要拿粮食来换。日落之前,谁家的价格合适,第一批瓷器和肥料就是谁家的。”
“萧公子,大都督一共准备了几批货物啊?”
有豪绅管家问道。
“肥料是可以快速生产的货物,但原材料价格昂贵,至于瓷器,只有这一遭。”
萧骞说道,“所以大家要格外珍惜这个机会,这批货物据说是王室真传,是起义军攻破了王府的瓷器窑抢夺而来,后来又被尉迟常将军缴获来的。”
“你们也知道,洞庭湖之乱不知道持续多久,以后王府的瓷器窑还能否恢复都是问题,说不准,这一批瓷器,以后就是孤品了。”
七里堡运过来的瓷器存储量都很高,但是物以稀为贵,肯定是拿出来的越少,价值也就越高。
至于肥料,七里堡不至于搞饥饿营销,但也不会卖的太便宜。
“萧公子,你们确定这批货物,是王府的珍藏?那可是号称说藏大家的临江王的藏品。”又有管家发问。
“您应该去问临江王啊!”萧骞笑着反问了一句,不过他接着说道,“我们家大都督说了,我们大都督府绝对不卖假货,此物即便不是王府之物,也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大康的世家豪族,不论是金银财物,还是粮食,家里的地窖里,都存储了相当大的数量。
往往战争来临时,他们会躲入家族的坞堡之中,用囤积的粮食,躲避战火,延续家族的繁衍和兴盛。
但在世家豪族眼里,瓷器这种东西,代表着地位和身份,是非常珍贵的物品。
而肥料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江南道的大人物,对于这一批货品的热情,完全超过了贺循和萧骞的预期。
整整一天的个功夫,来找萧骞报价的豪族,数之不尽,门槛都被踢碎了。
经过一天的角逐,第一批瓷器和肥料,被一个崔家的豪商买走。
代价则是三十船粮食。
一些瓷器和十几船的肥料,竟然换了三十船粮食。
李平安知道了肯定会相当高兴。
贺循一想到,自己可以帮着李平安养活更多的百姓,嘴角都忍不住翘了起来。
翌日,贺循离开了苏州,前往新的城市。
在这座新的城市里,他将会再次卖出一部分瓷器和肥料。
贺循在大康各地筹措粮草,而远在千山万水的七里堡,比武大会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因为是比武的形式,主要是负重奔跑,短跑,军阵队列之类的内容,选拔速度非常快。
不过弓箭手比较射箭,却有些耗费时间。
不过李平安设置的奖励实在是太有肉了,几乎绝大多数的工人都参加了,用时足足半个月,才决定出了排名。
今日乃是决战之日,各个作坊的工人,经过了好一番拼杀,才决出最终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