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骞则继续说道,“贺大人,还有一个情况”
“说!”
“今天早上,咱们派到河北道、河南道的商队,频繁遭到了地方势力的阻挠,甚至还有山贼突袭”
“还真是不择手段。”贺循直接被气笑了,“有没有调查,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
如今七里堡的商铺开在哪里,哪里就会铺开听风。
“调查了,但是这边儿是人家的腹心之地,能够得到的线索有限。”萧骞摇头。
“那就继续调查,江南道对于我们明公来说,尤为重要,我想你能明白。”贺循脸色恢复平静,继续下船。
但是眼睛微微的眯缝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贺家的当世家主,已经开始生气了。
“大人,属下已经备好了马车。”萧骞指了指不远处说道。
“做了好些日子的船,头晕目眩,还是溜达溜达吧。”贺循道。
“那属下赔大人吧。”萧骞皱了皱眉。
“你这个做事狂人,愿意陪我闲逛?”贺循笑道,“你对苏州的游玩之地很熟悉吗?就是那种读书人,公子哥比较多的地方。”
“游玩之地?”萧骞皱眉道,“那都是些穷酸书生附庸风雅的地方,真的有钱人家的公子哥,都是包场的,如何会去这种地方。”
“你小子,跟本官情商总是这么低。”贺循无奈道,“去找个靠谱的本地向导给我。”
“大人,若是不为了结交人脉,游玩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萧骞有些发懵,“咱们还得购买粮草呢。”
“买什么粮草?他们都卖的那么贵了,买什么买?”贺循说道,“咱们家明公说了,做善事,也要量力而行,对方摆明了要坑我们,咱们为什么自己还要往坑里跳?”
“天下又不仅仅是他们江南道有粮食,再等几天,他们如果还非得卖那么高的价格,咱们就去其他的地方。”
萧骞点头,但是心里却摸不准,贺循说的是否是气话。
如果只是粮价问题,贺循可能真的走了。
但是涉及大都督,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谁不知道,贺循是大都督的义兄,正儿八经的护弟狂魔。让他知道,有人暗戳戳的说大都督坏话,他老人家能不震怒?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到贺循说道,“萧骞,你去把本地粮商的资料搜集好,还有他们背后的世家人物,我晚上要用。”
“遵命!”萧骞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贺循一直处于游山玩水之中。
贺循作为贺家家主,在文坛的地位不低,每日来拜见他的寒门学子数不胜数。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贺循还有一个拉拢人才的使命。
那些萧骞看不上的穷酸书生游玩场所,成了贺循招募读书人的考场。
人性便是如此。
有些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跑到李氏商铺前,大放厥词。
但面对贺循的招揽,那叫一个趋之若鹜。
毕竟如今大康新增岭南南道,让大康多了一个大都督的事儿是事实,大量的官职空缺出来,等着有人去上任,也是事实。
一开始,只是寒门学子跑到贺循面前寻求一个机会,到后来,便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世家子,乃至嫡子都开始寻求一个与贺循见面的机会。
贺循将唯才是举的姿态拿了出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只要有才学,且在民间风评不错,往往会给一个机会。
几天下来,还真的让他挖掘了不少人才。
恰巧这几天,大都督府派人将空白任命文书送了过来,相当于让贺循可以直接任命大都督府的官员。
一时间,当地不知道多少世家子兴奋起来。
本来牢不可破的粮食联盟,立刻松动起来,只要是有希望的家族,无不希望平价卖粮食给李氏商行,以求在大都督府博取一个好印象。
与此同时,听风组织全力运转,调查当地的情况。
可惜一连好多天,一直没有什么效果。
反而是贺循通过跟寒门士子的沟通,发现了很多江南南道的问题。
那就是江南南道的土地肥沃,气候也适合耕种,而且湖泊众多,最为难得的是,受天灾影响比较小,所以这些年,在大康的地位提升的很快。
但与此同时,江南道土地兼并非常严重,甚至比岭南道更加严重。
真正的贫者无立锥之地。
世家豪绅,整日里大鱼大肉,奴仆成群。
穷酸百姓,照样想尽办法,做流民往其他地方跑。
甚至江南道的水多,很多百姓水上功夫好,便往洞庭湖跑,赶着去参加起义军。
其实,江南道开发的时间不算长,但世家豪强土地兼并的速度太快了。
尤其是,大康当初安置了不少勋贵家族在此地。
这些勋贵家族,比起寻常的世家豪门,更不要面皮,他们是敢明抢的。
即便是地方官上前主持公道,也屁用没有。
甚至被人家一句,“我草泥马,你一个寒门出身的七品官,也敢审我?老子跟太祖爷一起打江山的时候,你还吃奶呢!”
就跟喷了出来。
而且这些勋贵家族的部曲也非常多,为害地方的同时,也给自己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