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武器的需求也是激增。
“明光甲五十套,皮甲三千套,藤甲五千套,火箭三万枝,床子弩八百架,复合弓六百张,长枪两万杆。”李亮几乎脱口而出。
“这些东西,寇相要拿走不少”李平安想了一下,说道,“最近进入咱们地盘的流民不少,尽快挑选一些年轻力壮的人手做工匠,加快进度打造一批武器!”
“要增加名明光甲的数量,起码要有三百套,皮甲再生产两千套,至于火箭、床子弩、长枪、复合弓也都要增加产能。”
“好!”李亮点点头。
作为李家人,李亮负责军工生产是非常合适的,尽管他的内心是战场,但这种大事,还是要家里人盯着比较好。
当然,大部分工作都是他娘替他处理,他只是顶在前台而已。
不过现在李亮进步很快,很多东西都能满足李平安的需求。
“你小子加把劲儿,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后续还要增加投石车、寻常的箭簇等武器,到时候还要扩招一批。”
李平安拍着李亮的肩膀说道,“时间紧,任务重,你跟你手底下的人都辛苦一下。”
“大都督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李亮喊道。
“好,去忙吧。”
此时屋内只剩下李平安和贺循。
李平安正要说话,就见贺循忽然起身,恭敬地行大礼道,“望明公以天下为重,早做打算。”
“你想表达什么?”李平安微微皱眉,“我这不是早做打算了吗?”
大家是一起烧黄纸,斩鸡头的兄弟,好端端地行如此大礼做什么?
让外人看见,还以为我李平安,做了大都督,便翻脸不认人了呢。
“自然是为天下做打算。”贺循一脸认真的说道,“现在这趋势越来越明显了,朝廷腐朽不堪,地方民不聊生,这天下迟早要换主人的。”
“这天下,若是别人来做,十有八九还是跟大康一样,天下太平不了多久的。”
“唯独有您,可以打击世家,改善百姓的待遇,让国家太平地久一些。”
“我能做到吗?”说实话,这件事情,李平安想了很久,但到了眼前,还是忍不住说道,“目前我们摊子小,打击世家豪强已经很勉强了,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面临全国,这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难肯定是非常艰难的,”贺循很认同地点头,“但难就不去做了么?即便是再难,也比明公你当初开拓家业的时候容易吧?当初您一穷二白,都敢拼一拼,莫非现在有了家业,便不敢拼了?”
“胡说八道,我到今天的所作所为,有哪一项不重视百姓?”李平安白了贺循一眼就往外走。
“明公,你去哪儿?”贺循赶忙道。
“以后再叫明公小心我抽你,叫三弟!”李平安白眼道。
“那三弟你去哪儿?”谈完正事,贺循也变得不再那么正经起来。
“磷肥车间!”
“等等我!”贺循穿戴一身防护服,紧随其后。
因为这边儿经常有火灾、爆炸等一系列原因,贺循是轻易不敢来此地的。
可等到再次来到磷肥作坊,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不是,怎么有那么多肥料?”贺循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在他眼前,是堆积的如同山丘一般的,一袋又一袋的磷肥。
“我的老天爷,怎么有这么多?”
因为眼前的磷肥还比较原始,难闻而刺鼻的味道,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经常下乡的贺循,知道这东西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加重了。
华夏家的儿郎,天生就有种田的天赋的。
在异族人看来,臭气熏天的废物,在贺循眼里,就是一颗颗绿油油的庄稼。
这是七里堡最有价值的创造了。
贺循走上前去,打开一袋子磷肥,捧在手心里仔细的观察。
萧凡则蹲在不远处,看着试验田里的庄稼的涨势。
“明公,此物甚妙,我大康百姓有救了。”贺循感慨的说道。
“这点东西,还救不了大康的百姓,我们能搜集到的原材料有限,而且很多人会模仿我们,制造一些简陋的磷肥,我们的优势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李平安说道,“当然,未来我们会加工磷矿石,直接生产磷肥,届时我们的优势一定会横扫天下,解决饥饿。”
“明公,咱们的肥料,能够为土地增产多少?”贺循仔细的询问着。
李平安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按照咱们的试验田的庄稼的涨势来看,磷肥配合自家的农家肥,大概可以增产三成到五成。”
话音刚刚落下,贺循一个没站稳,直接跌倒在地上。
“别那么吃惊,大家吃了那么久的苦,总归要有点东西拿出来的。”
“我让你来,就是想跟你商量下,你觉得用这些肥料,可以换多少粮食,那些大粮食商,能同意吗?”李平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