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汉化的南越人走入李平安的视野,而重点关注之下,终于不少有用的情报开始出现了。
首先对于寇相意图攻略南诏之事,朝堂之上很多人是不愿意看见的。
一个穷的,皇帝一身衣服穿三年的朝廷,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没有钱,军队就腐朽,战斗力就弱,就连拱卫关中的府兵,也调动不了。
没有钱,皇帝万事就办不成,就更加的依赖世家,他们的话语权就强。
寇相的法子,极有可能解决财政的空缺,是世家非常不愿意看见的。
因为天下的物品是有数的,朝廷占领矿山,获取大量的铜,铸造出货币之后,无疑是误差别的向天下吸血。
所以情报被第一时间放给了吐蕃人。
吐蕃人也是极其不愿意寇相有所作为的,但奈何松洲大营的将士,非常彪悍,压得他们下不来高原,便采取了其他的方式,通过南越人找寇相麻烦。
寇相自以为南下之事做的非常隐秘,甚至很多门生故旧都不知道,但南越人、吐蕃人却早就知道了。
他们大肆大康岭南道派遣细作,并且积极联络汉化的南越人。
之前积存粮草,派遣象兵,甚至于明明被尉迟常多次击败,依然头铁不断地向大康进军,就是这个缘故。
因为他们的终极目的,不是现在多去岭南道的土地,而是要按死寇相。
南越人有他们的打算,只要大康一乱,岭南道早晚是他们的。
所以不必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配合吐蕃人杀了寇相,断了大康最后的生路,才是他们崛起的大好时机。
只是他们没想到,尉迟常那么能打,李平安崛起的日次之快,很快多次清扫了他们的势力。
逼迫南越人不停的改变计划,以至于最后的刺杀的时候,力量严重不足。
可即便是如此,南越人也没有放弃。
他们多次试图对定南州动手,只是没想到寇相在巡边时期,让宇文亮重拳出击,打了南越人一个措手不及,搅乱了南越人的布局。
李平安看着手中的情报,直呼精彩,也越发明白,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的道理。
同时,他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寇相这位年迈的老人家真的是让着他,将他当做后进晚辈疼爱而已。
不然,看看他的手段就知道了,在解决了刺杀之后,只是一道轻飘飘的命令,便通过宇文亮这种垃圾货色,破了南越人的招式。
不可谓不是举重若轻。
当然,这些南越人的的细作,也是着实震惊了李平安。
自己,尉迟常,尉迟云英,甚至州刺史,都在南越人的腐蚀,清除之中。
能够利用便利用,不能利用就直接找机会灭掉。
甚至于情报之中,直指岭南冯家。
不过冯家也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人家的大本营在广州,稳如泰山,根据情报,已经处置了大量的官员以及细作了。
李平安又拿出一份情报来,寇相开始调兵遣将了,大量的精锐兵马,分布在交通要道之上。
开始配合李平安清除那些南越人以及吐蕃潜伏在大康的细作。
甚至于在如此紧张的时刻,还出动了水师封锁水路。
真的是不给岭南道的南越人一点活路。
李平安在一张文件上签下名字,从此刻开始,尉迟常的兵马、李平安的商队护卫队、乡卫、龙州的兵马,乃至各官府的衙役、团练,会对岭南道所有细作,进行全力剿杀。
打扫完战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此时去驿站,肯定时间上来不及,寇相只好命令手下原地扎营。
府兵们修筑营寨的时候,护卫统领走了进来。
“启禀寇相,这些吐蕃人都是死士,他们只知道在此地伏击您,但是却不知道粮草是谁提供的。”
护卫统领汇报道,“还有,这些吐蕃人的伙食非常好,有酒有肉,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参杂了不少咱们大康军械。”
“还真的是厉害啊,咱们大康的军队都支持。”寇相已经猜测到这些人是死士,但没想到剑南道的军队,都可以出卖武器给他们。
“这些武器是通过黑市来的,还是有人送给他们的,知道吗?”
将大康老百姓省吃俭用变成的武器,一转眼给了吐蕃人,让寇相非常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