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听明白了寇相的想法。
他这是考察完七里堡,要大力扶持自己,也算是给自己的衣钵找一个传承。
他老人家摆明了要去跟南诏拼命了,但是对于自家人不放心,所以要将自己的后方,找一个信得过的人,给看住了。
至于藤甲,则是重要的武器。
他需要先声夺人,一把就在南诏那边儿夺得便宜,只有这样,圣人看到有利可图,才会源源不断地支持他。
将剑州给自己一个羁縻州刺史,那他老人家辛苦经营了一辈子的名声就毁了。
从此他身上的骂名肯定源源不断,甚至重回朝堂都没有可能。
看得出来,对方真的是有了孤注一掷的信念。
李平安颔首道,“可以,我之前就说过,藤甲要多少有多少。”
“我需要的量比较大,起码要两万副。”寇相说道。
“没问题!”李平安心里却是有些激动,“两万副铠甲,换剑州和文州,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文州那边儿条件差一些,但是剑州作为重镇,汉人多一些,可操作性很强。”
“老夫说什么也要谢谢你。”寇相忍不住感慨道。
他这一次南巡,发现大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单凭他自己,整顿剑南道的军队,对南诏动手,胜算几乎为零。
幸好遇到了李平安,能够给自己那么大的支持。
说他心里不感激,那是不可能的。
最主要是,剑州虽然是好地方,对李平安好处很大,但对于自己却也是一层保护。
这个节骨眼,也就是李平安,估计别人听到剑州这个地方,都会当做烫手山芋,问都不敢问,更不要说,做剑阁之主了。
“您老人家客气了。”李平安恭敬的说道。
“你的位置也该动一动了,好歹是三州之主,还叫刺史说不过去,我会奏请圣上,在岭南东道、西道的基础上,增添岭南南道,你为岭南南道大都督,爵位不低于侯爵,并且允许你,在这个时候,攻略南越,你每攻克一地,可自设州县。”
李平安闻言,眼前一亮,心中暗道,“这位寇相真的是狡猾,一个虚无缥缈的大都督,自己就不得不替他承担来自南越的压力。”
“关键是这个机会,换做是谁,都无法舍弃。”
“开疆拓土,自设州县。”
“只要胆子大,女帝都能休产假的机会来了。”
当下,李平安毫不犹豫,“比不辜负寇爷爷您的期望。”
寇相点了点头,见李平安这边儿还要忙,就没有打扰,带着尉迟常回去了。
当天夜里,李平安根本无暇分身,因为工匠们围着李平安一直问东问西,逼着李平安没有办法,将当年高中所学的化学知识,一点一滴地向他们渗透。
翌日,七里堡镇路口。
萧刺史和宇文亮并排而立。
在他们身后,则是三千府兵。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真的是忙疯了,一边儿清扫边境区域的南越人的渗透势力,一边儿派遣人调查袭击寇相的事情。
只希望寇相别找定南州的麻烦。
得知,寇相今日离开,萧刺史怕寇相遇到什么麻烦,让宇文亮从州里挑选三千府兵护送。
尉迟常也从队伍之中,调了三百精锐随行。
因为自己即将折返战场,尉迟常派遣一直养伤的尉迟云英领队。
萧刺史他们天还没亮就到了,在镇子边缘一直等待。
一直到日头高高升起,寇相的车队才缓缓从镇子里出来。
让萧刺史和宇文亮感觉到疑惑的是,他们并未见到李平安,只见到了尉迟常和贺循等人。
七里堡是李平安的地盘,这是岭南道都知道的事情,李平安不来送行吗?
“相爷,我家刺史,昨日做实验,烧伤了头发,现在还在治理中,没能第一时间来送行,还请您恕罪。”贺循无奈地解释道。
他没想到,自己明公,胆子那么大。
教别人实验也就算了,竟然拿前一段烧制出来的玻璃罐子,当众搞起实验来。
最后爆炸不说,还把头发给烧了一大片。
这会儿大夫们,一个劲儿地按着李平安要检查,想来送寇相都送不了。
“你们家刺史无大碍吧?”刚刚登上马车的寇相,焦急的想要翻身下车。
“并无大碍,只是不宜见人。”贺循尴尬地笑道。
“没事就好,你们家刺史正是有这份不成功便疯魔的精神,才有今天的成就?”寇相心中略有些遗憾,却笑着摇头,“这次来宝地,给诸位添麻烦了,大家不用送了,请回吧。”
“恭送寇相,祝寇相万事顺遂,马到功成。”贺循和尉迟常两个人,带着众人对寇相的马车行礼。
寇相点了点头,带着尉迟云英、李云等人上了马车。
府兵们负责开路和殿后,尉迟常的精锐,分散在马车两侧,七里堡的听风,沿途打听情报。
“出发!”随着护卫统领的一声令下,队伍缓慢的开进。
数千人的队伍,在官道上晚宴上千丈,一眼望不到尽头。
寇相掀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严重充斥着不舍。